[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32940.5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挺;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5/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自动开关 压缩空气管道 自动报警装置 空气压力 压力表 压缩空气输送系统 报警器 压力检测 检测 压缩空气干燥机 支路 报警回路 常开触点 依次连接 装置结构 储气包 空压机 串接 风包 风螺 风压 电源 报警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所述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由气压自动开关和风螺报警器组成,安装在压缩空气输送系统中;压缩空气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压缩空气干燥机、储风包和外送压缩空气管道;储气包下游的外送压缩空气管道上设压力表,压力表下游的外送压缩空气管道上设压力检测支路,气压自动开关安装在压力检测支路上;电源与风螺报警器相连组成报警回路,气压自动开关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报警回路上。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风压监测的可靠性,降低劳动强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埋弧焊焊管生产时,经常出现铣边过程中铁屑或杂物飞溅到钢板表面的现象,如果铁屑或杂物滞留在钢板表面并随之进入到递送机,就会在钢板表面形成压痕和压坑,导致焊管外观缺陷,因此需要及时对钢板表面进行清理。目前,螺旋埋弧焊焊管生产线上,用于清理钢板表面杂物一般采用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通常由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产生,压缩空气向用气设备的输送过程中,要求在保证压力的情况下确保送风量的稳定,但由于现场压缩空气的输送线路较长,无功消耗大、用风点多,或者空气压缩机因故障停机发现不及时断风,都会导致送风量不稳定;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压缩空气的风压进行实时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而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监测,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可靠性差,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可有效提高风压监测的可靠性,降低劳动强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所述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由气压自动开关、风螺报警器和电源组成,安装在压缩空气输送系统中;所述压缩空气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压缩空气干燥机、储风包和外送压缩空气管道;储气包下游的外送压缩空气管道上设压力表,压力表下游的外送压缩空气管道上设压力检测支路,气压自动开关安装在压力检测支路上;电源与风螺报警器相连组成报警回路,气压自动开关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报警回路上。
所述气压自动开关选用GYD系列气压自动开关。
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方法,包括:
1)压缩空气输送系统中,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干燥机干燥后,由压缩空气管道输送到储风包存储和缓冲后,通过外送压缩空气管道送往用气设备;
2)在压力表下游的检测支路上安装气压自动开关,将气压自动开关启动下限值设定为所需的最小工作压力值;气压自动开关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的火线,另一端连接风螺报警器的一个接线端,风螺报警器的另一个接线端连接电源的零线;
3)当通过压力检测支路进入气压自动开关的压缩空气压力大于所设定的最小工作压力值时,气压自动开关的常开触点保持打开状态,切断了风螺报警器与电源之间的连接,风螺报警器不工作;
4)当通过压力检测支路进入气压自动开关的压缩空气压力小于所设定的最小工作压力值时,气压自动开关的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风螺报警器与电源之间的连接,风螺报警器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具有自动监测风压、自动报警的功能,可有效提高风压监测的可靠性,降低劳动强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空气压力检测自动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压机 2.压缩空气干燥机 3.储风包 4.外送压缩空气管道 5.压力表6.压力检测支路 7.气压自动开关 8.常开触点 9.电源 10.风螺报警器 11.用气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2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