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银纳米线薄膜及复合薄膜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32642.6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檀满林;田勇;王晓伟;符冬菊;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B82Y40/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曾昭毅;郑海威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银纳米线 混合溶液 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复合薄膜 成银 组装 硝酸银乙二醇溶液 银纳米线薄膜 固液混合物 纳米线薄膜 透明导电膜 乙二醇溶液 丙酮溶液 尺寸均一 光透过率 导电率 控制剂 摩尔比 纳米线 硝酸银 乙二醇 预热 加热 冷却 | ||
1.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乙二醇进行预热,预热的温度为160~170℃,预热时间为8~10min;
b.将0.1~0.2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加入到预热后的乙二醇中,得到混合溶液A;
c.将控制剂加入0.3~0.7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B;
d.将混合溶液B和混合溶液A进行混合,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3:1~7:1,加热至160~180℃反应40~60min后,得到反应液C;
e.将反应液C冷却至20~30℃,得到固液混合物D;
f.将丙酮溶液加入固液混合物D中,离心分离后得到沉淀物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剂包括阴离子控制剂、阳离子控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阴离子控制剂的浓度范围为0.006~0.012mol/L,阳离子控制剂的浓度范围为0.0004~0.0008mol/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控制剂包括Cl-、Br-和S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阳离子控制剂包括Fe3+、Cu2+和Mn2+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利用微量滴定管将混合溶液B滴入混合溶液A中,滴加速度为0.6~0.8ml/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液C中通入氩气,冷凝回流后,边搅拌边冷却至20~30℃,得到固液混合物D。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g.将沉淀物A与乙醇溶液混合,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B;
h.将沉淀物B用乙醇溶液清洗、分散和保存,得到分散在乙醇溶液中的银纳米线。
7.一种由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银纳米线。
8.一种银纳米线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银纳米线。
9.一种银纳米线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银纳米线薄膜,以及包括聚乙烯醇薄膜、铟锡氧化物薄膜以及铝掺杂氧化锌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银纳米线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线复合薄膜包括两层银纳米线薄膜以及夹设于所述两层银纳米线薄膜之间的一层聚乙烯醇薄膜,或者包括两层铟锡氧化物薄膜以及夹设于所述两层铟锡氧化物薄膜之间的一层银纳米线薄膜,或者包括两层铝掺杂氧化锌薄膜以及夹设于所述两层铝掺杂氧化锌薄膜的一层银纳米线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26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