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31247.6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唐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谢永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调节 泵站 格栅井 内腔 农村污水处理 分散式 缺氧槽 溢流 连通 快速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技术 厌氧悬浮填料 有效降低成本 直流电 分散式污水 电解除磷 铁盐沉淀 好氧池 进水管 磷酸根 提升泵 铁离子 铁板 除磷 水中 吸附 自流 电解 水管 过滤 漂浮 清水 施加 分解 水质 污水 贯穿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格栅井的左侧顶部贯穿设有进水管,格栅井的右侧设有厌氧调节泵站,格栅井与厌氧调节泵站的底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水管,厌氧调节泵站的内腔漂浮有厌氧悬浮填料,厌氧调节泵站的右侧设有溢流缺氧槽,厌氧调节泵站的内腔底部与溢流缺氧槽的内腔之间连通有提升泵;本发明通过好氧池中污水通过自流进入电解除磷池中,通过对了两块铁板施加直流电进行电解,使铁离子进入水中与磷酸根生产铁盐沉淀达到除磷的效果,清水进入快速生物滤池,通过吸附、过滤生物进一步分解,水质进一步提高,分散式污水处理,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总量很大,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但是农村土地广袤,地域辽阔,污水相对分散,如果采用类似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用管网收集再集中处理又会造成管网费用过高,增加建造成本。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所述格栅井的左侧顶部贯穿设有进水管,所述格栅井的右侧设有厌氧调节泵站,所述格栅井与厌氧调节泵站的底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厌氧调节泵站的内腔漂浮有厌氧悬浮填料,所述厌氧调节泵站的右侧设有溢流缺氧槽,所述厌氧调节泵站的内腔底部与溢流缺氧槽的内腔之间连通有提升泵,所述溢流缺氧槽的右侧顶部贯穿设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右侧连通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左侧顶部与溢流缺氧槽的内腔之间贯穿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好氧池的右侧连通有电解除磷池,所述电解除磷池的右侧连通有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顶部与厌氧调节泵站的内腔之间贯穿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二沉池的右侧顶部贯穿设有溢流水管,所述溢流水管的右侧顶部贯穿设有快速生物滤池,所述快速生物滤池的右侧贯穿设有出水管,所述好氧池、电解除磷池和二沉池的底部之间设有砂石垫层,所述好氧池的内腔漂浮有好氧悬浮填料,所述电解除磷池的内腔顶部电性连接有两块铁板。
优选的,所述格栅井的顶部通过井座设有井盖。
优选的,所述厌氧调节泵站的内腔设有搅拌桨。
优选的,所述二沉池的内腔右侧设有净化槽。
优选的,所述快速生物滤池的内腔顶部设有活性炭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内腔左侧设有滤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厌氧调节泵站中添加厌氧悬浮填料,污水通过厌氧反应大分子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好氧池中设置硝化液回流管,通过气泵供气气提的方式实现硝化液回流到溢流缺氧槽中,好氧池中污水通过自流进入电解除磷池中,通过对两块铁板施加直流电进行电解,使铁离子进入水中与磷酸根生产铁盐沉淀达到除磷的效果,清水从二沉池上端的溢流水管中流入快速生物滤池,二沉池中污泥通过重力水压的作用,顺着污泥回流管流入厌氧调节泵站,清水进入快速生物滤池,通过吸附、过滤生物进一步分解,水质进一步提高,分散式污水处理,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1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生物循环水净化方法
- 下一篇:废水治理升级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