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翼板主动控制实验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0661.5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葛耀君;赵林;陈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梁 翼板 颤振 超大跨度 实验模型 主动控制 传动轴 内骨架 悬索桥 支撑柱 舵机 大跨度悬索桥 横向间隔设置 气动自激力 传动装置 方向设置 两侧设置 临界风速 一端连接 主梁节段 纵向设置 加劲 传递 延伸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翼板主动控制实验模型,包括主梁、翼板和传动装置,所述的主梁内部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内骨架,沿主梁节段模型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加劲轴,所述的主梁两侧空间内纵向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一端连接有舵机,所述的舵机设置在主梁的一端内,在主梁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翼板,所述的翼板内侧还设置有连杆,所述的连杆另一端与内骨架连接。该结构通过翼板不断变换姿态而振动,将振动所产生的气动自激力通过支撑传递给主梁,实现对主梁振动的抑制,并由此提高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索桥颤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跨度悬 索桥颤振翼板主动控制实验模型。
背景技术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材料的陆续研发,设计理念、施工技术 和计算能力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有能力建造更大跨度的桥梁,连接 以往不能连接的通途。悬索桥作为拥有最强跨越能力的桥梁形式,被 广泛地应用于跨越天堑。由于其卓越的跨越能力,这种桥型在世界范 围内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其跨径增加非常迅速。然而,超大跨 度悬索桥自身刚度低,且常处于海上高风速区域,如何避免桥梁在其 生命周期内因颤振而破坏成为了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颤振控制主要通 过改变结构强度、附属机械能耗和气动调节的方式进行,研究可知, 气动措施在三类颤振控制方法中最具吸引力,一方面,气动措施不需 要对桥梁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仅以附属构件的方式存在,拥有 良好的经济性;另一方面,气动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气动力对主梁的 作用过程,从根本上减少了颤振能量的来源,拥有良好的有效性。
气动控制措施方面主要可以分为固定气动装置、可动气动装置以 及主动气动装置三种。固定式气动装置一般是在不改变桥梁主体结构 与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桥梁的外形布置或者附加一些导流装 置,也被称为被动气动装置。常见的用于颤振抑制的被动气动装置有 风嘴、稳定板等。这类装置需要经过风洞试验比选,以找出有效的外 形方案,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颤振临界风速,被广泛地应用于桥梁颤 振控制。它的优点是无条件稳定且技术成熟,缺点是抑振效果有限且 比选过程较为繁琐。可动式气动装置通过设置巧妙的机械构造,使气 动装置能随加劲梁的振动做出相应的姿态调整。现有的一部分可动气 动装置包括可动稳定板、可动翼板以及可动风嘴等。这类装置能在固 定气动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颤振临界风速。其缺点是控制装置的 设计较为复杂,有一定的实施难度,难以用最优的方式实现抑振。另 外,有的装置可能会破坏加劲梁的完整性。主动气动措施方面则主要 包含主动风嘴和主动翼板两类。他们与主动机械控制措施一样,都需 要建立完整精确的数学物理模型,在一定的性能目标下完成对系统的 最优控制。与主动机械式抑振措施相比,这类措施耗能较低。缺点方 面主要包括有条件稳定和需要能源方面。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
通过上述研究现状的探讨可知,气动措施在三类颤振控制方法中 最具吸引力。一方面,气动措施不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修 改,仅以附属构件的方式存在,拥有良好的经济性;另一方面,气动 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气动力对主梁的作用过程,从根本上减少了颤振 能量的来源,拥有良好的有效性。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针对气 动措施的研究也层层深入。悬索桥作为拥有最大跨度能力的桥梁形式, 其颤振控制问题的难度与跨度密切相关。当桥梁跨度低于1500m时, 仅对主梁气动外形进行合理优化通常即可避免颤振的发生;当桥梁跨 度介于1500m至2000m时,可能需要诸如稳定板、箱梁开槽等被动气 动措施进一步提高桥梁颤振稳定性;当桥梁跨度进一步提升,以迎合 跨海工程的需求时,单纯的外形优化和被动控制措施的组合开始显得 力不从心,经济性和可行性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可动气动措施和主 动气动措施是解决这类超大跨度桥梁颤振问题的合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超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翼板结构,形成 基于翼板的大跨度悬索桥颤振主动控制理论框架,作为通用模板指导 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控制的研究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0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