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醇酰胺及酰胺胺的微生物生产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0455.4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贾森·J·鲁特斯;斯蒂芬·德尔卡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REG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3/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小勇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微生物体 脂肪酰胺 基因工程化 微生物生产 烷醇酰胺 伯胺 硫酯 酰胺 酰基 催化 转化 | ||
1.重组微生物体,其包含外源核酸序列,所述外源核酸序列编码棕榈酰腐胺合酶(PPS),所述PPS具有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的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其中所述PPS催化伯胺和酰基硫酯转化为脂肪酰胺的多肽的,其中所述微生物体进一步表达外源硫酯酶(EC 3.12.14或EC 3.1.1.5)并且在碳源存在下进行培养。
2.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PPS多肽具有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3.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PPS多肽由包含SEQ ID NO:2的外源核酸序列编码。
4.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碳源是碳水化合物。
5.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伯胺选自:3-二甲氨基-1-丙胺、±-1-氨基-2-丙醇、2-甲氧基乙胺、3-氨基-1-丙醇、2-氨基-1,3-丙二醇、3-甲氧基丙胺、N-(2-羟乙基)乙二胺、丁胺、和1,4-二氨基丁烷、或其组合。
6.权利要求5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酰基硫酯为脂肪酰基-ACP或脂肪酰基-CoA。
7.权利要求6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脂肪酰基-ACP或脂肪酰基-CoA由所述微生物体产生。
8.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体包含编码脂肪酸生物合成多肽及酰基-CoA合成多肽(EC 2.3.1.86)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外源核酸序列。
9.权利要求8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包含编码硫酯酶多肽和酰基-CoA合酶多肽的外源核酸序列。
10.权利要求8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编码硫酯酶多肽的外源核酸序列包含‘tesA的核酸序列。
11.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为细菌、蓝细菌、藻类或真菌。
12.权利要求1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为真菌。
13.权利要求12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真菌为酵母或丝状真菌。
14.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为酿酒酵母、解脂假丝酵母、大肠埃希氏菌、节杆菌、红酵母、不动杆菌、布朗葡萄藻、弗尼斯弧菌、藤黄微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天蓝色链霉菌、聚球藻属物种PCC7002、细长嗜热蓝细菌BP-1、桑椹型无绿藻、克鲁格尼原藻、大型无绿藻、中型无绿藻或原壳小球藻细胞。
15.权利要求14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为节杆菌AK 19、不动杆菌属物种M-1株、大肠杆菌B、大肠杆菌C、大肠杆菌K或大肠杆菌W细胞。
16.权利要求5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脂肪酰胺为脂肪烷醇酰胺或脂肪酰胺胺。
17.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表达丝氨酸脱羧酶多肽。
18.用于产生脂肪酰胺的方法,其包括:
(a)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组微生物体;并且
(b)将所述重组微生物体在适合于编码催化伯胺和酰基硫酯转化为脂肪酰胺的多肽的核酸序列的表达的条件下在至少一种多肽底物存在下进行培养。
19.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培养基中分离脂肪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EG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REG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04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