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9312.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F24F7/04;F24F1/00;F24F3/16;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熊曲 |
地址: | 101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框架 系统 | ||
本文涉及太阳能发电建筑立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包括:框架立柱,框架立柱为中空柱体结构;室内侧通风口,设置于框架立柱的室内侧部分;以及室外侧通风口,设置于框架立柱的室外侧部分,室外侧通风口与室内侧通风口通过框架立柱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在框架立柱上设置有室内侧通风口和室外侧通风口,室外侧通风口与室内侧通风口通过框架立柱内部空间连通。由此可以实现通过框架立柱来进行室内外空气的流通。该建筑立面框架,可有效利用框架立柱的空间设计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建筑外立面无需开窗,美观且安全性高。本文还涉及一种建筑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太阳能发电建筑立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室内空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室内空气中存在的诸多健康隐患采取的基本措施有两种,一种措施是在建筑物内安装中央集成新风系统,通过对引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释放至建筑物内部。但中央新风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使用,且新风管道安装时严重破坏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寿命。另一种措施是在建筑墙体开窗透气,但是在建筑的高层开窗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开窗设计会破坏建筑立面的整体美观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建筑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
一种建筑立面框架,包括:
框架立柱,所述框架立柱为中空柱体结构;
室内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的室内侧部分;以及
室外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的室外侧部分,所述室外侧通风口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通过所述框架立柱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立柱还设置有与建筑内部风道相通的风道通风口,所述风道通风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的室内侧部分,所述风道通风口与所述框架立柱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立柱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室内侧通风口和所述室外侧通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沿室内外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通风口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的面积比为3:1-3: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立柱的室外侧部分整体留空而形成所述室外侧通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多个加强组件,每个所述加强组件均固定于所述框架立柱与所述室外侧通风口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且所述多个加强组件沿所述框架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立柱包括沿高度方向排列并相连接的第一框架立柱和第二框架立柱,所述第一框架立柱周向封闭,所述室内侧通风口和所述室外侧通风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立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窗体,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内,所述窗体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相对间隔设置且之间形成进风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空气净化结构,设置于所述室内侧通风口,所述空气净化结构用于净化由所述室内侧通风口向室内输出的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通风盖,可开闭地连接于所述框架立柱,所述通风盖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室内侧通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立面框架还包括通风栅格,所述通风栅格设置于所述框架立柱靠近室外的一侧且与所述室外侧通风口相对。
一种建筑立面系统,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立面框架,以及与所述建筑立面框架固定的建筑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面板为太阳能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9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网络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信息查询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