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9306.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滋申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A01M1/04;A01M1/02;A01M1/20;A01M7/00;C05G3/00;C05G3/02;C05G3/04;A01N65/34;A01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虫肥料 油茶 病虫害防治 驱虫装置 播种 覆盖 微酸性土壤 杀虫效果 施足基肥 苗床 幼苗 制备 发芽 自动化 相距 农药 环保 | ||
1.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油茶专用防虫肥料,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肥沃、且保水与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进行播种,保持株行间距为8-15cm,在播种前做好苗床并施足基肥,然后在播种后要覆盖上一层防虫肥料,并在防虫肥料上盖一层薄膜,薄膜上均匀设有1-2cm孔径的透气孔,当种子发芽出土后,揭开薄膜,再次覆盖一层防虫肥料;
(2)当幼苗长出时,再次覆盖一层防虫肥料,然后每隔十到十三株行设置一组驱虫装置,且每组中每两个驱虫装置相距1-3米,所述驱虫装置包括杆筒,所述杆筒上端设有旋盖,所述旋盖上端设有太阳能杀虫灯,所述杆筒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雾化器连接,所述储液腔设置在旋盖下端,所述旋盖壁上均匀设有出雾口,所述杆筒底部设有诱虫腔,所述诱虫腔内装有诱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有机肥50-70份、硅藻土20-25份、腐殖酸15-20份、露水草10-15份、白头翁5-8份、贯众5-8份、马齿苋10-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秸秆有机肥60份、硅藻土23份、腐殖酸17份、露水草13份、白头翁6份、贯众7份、马齿苋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驱虫装置中太阳能杀虫灯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夜间,每行中30%的太阳能杀虫灯先亮10-15分钟,然后换另外30%的太阳能杀虫灯再亮10-15分钟,如此循环直至天亮,每次亮灯的30%太阳能杀虫灯均为随机选取的太阳能杀虫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杆筒外壁上设有插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储液腔内装有杀虫剂,所述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仙鹤草5-10份、地榆20-23份、穿心莲10-15份、野菊花10-16份、苦参20-3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茶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如下,分别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原料,然后分别进行粉碎过滤,得到各自的滤液,在一天中,每隔1小时开启一次雾化器,每次开启15-20分钟,在前0-6小时内,在储液腔装入混合均匀的1/3的仙鹤草滤液、1/10地榆滤液、1/4穿心莲滤液、1/5野菊花滤液、1/7苦参滤液,在6-12小时内,在储液腔装入混合均匀的1/4仙鹤草滤液、1/3地榆滤液、1/5穿心莲滤液、1/7野菊花滤液、1/4苦参滤液,在12-18小时内,在储液腔装入混合均匀的1/5仙鹤草滤液、1/5地榆滤液、1/3穿心莲滤液、1/3野菊花滤液、1/4苦参滤液,在18-24小时内,将剩余的滤液混合均匀装入储液腔内,在第二天使用杀虫剂时,将四个时段中所用原料进行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滋申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滋申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93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蓝莓盆栽品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银花与黄山栾套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