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铁矾渣硫酸浸出液制备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8737.0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0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环;严靖;李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铁矾渣 硫酸 浸出 制备 性能 片状 多孔 结构 铁酸锌 负极 材料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铁矾渣硫酸浸出液制备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应用。直接以铁矾渣硫酸浸出液为原料,通过补加锌源调整其中锌、铁摩尔比为1:2制备得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负极材料;所制得的片状多孔结构的纳米铁酸锌负极材料能应用于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使铁矾渣中的锌源和铁源得到了高值化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本发明方法制备条件易于控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的纳米铁酸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铁矾渣硫酸浸出液制备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负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世界上80%的锌采用湿法炼锌工艺。在湿法炼锌过程中,为了使锌、铁分离,通常采用铁矾法进行除铁操作。铁矾法除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渣,即铁矾渣。铁矾渣中除含25%以上的Fe外,还含有10%左右的Zn和微量的Pb、Cu、Cd、Sb、In、Sn、Ag、As等元素。由于铁矾渣很难达到炼铁工艺要求,很多炼锌厂直接将其送往渣场堆放。铁矾渣长期堆放不及时回收,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另一方面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接以铁矾渣硫酸浸出液为原料,通过补加锌源调整其中锌、铁摩尔比为1:2制备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铁矾渣硫酸浸出液制备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具体步骤为:
(1)测定铁矾渣硫酸浸出液中Zn2+和Fe总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Z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5mol/L,Fe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L。
(2)向100mL步骤(1)所得铁矾渣硫酸浸出液中加入100mL蒸馏水,调整溶液中Fe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mol/L,再加入0.4635g的七水合硫酸锌,超声溶解,使溶液中Zn2+与Fe总的摩尔比为1:2。
(3)将无水碳酸钠和蒸馏水按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与蒸馏水的体积(mL)之比为1g:10mL的比例混合溶解得碳酸钠溶液,然后转移至恒压分液漏斗中待用。
(4)将200mL步骤(2)所得溶液置于500mL烧瓶中,在25℃常规搅拌(搅拌速度350转/分钟)条件下通过恒压分液漏斗缓慢向烧杯中滴加120mL步骤(3)所得碳酸钠溶液,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陈化12小时,陈化后,进行过滤、洗涤操作(反复操作3~5次),收集滤饼。
(5)将步骤(4)获得的滤饼进行冷冻干燥72小时获得粉末状铁酸锌前驱体。
(6)按步骤(5)所得铁酸锌前驱体与柠檬酸铵质量比为1:15的比例称取步骤(5)所得铁酸锌前驱体和柠檬酸铵,混合后用无水乙醇与水体积比为1:1的乙醇溶液溶解至柠檬酸铵完全溶解,然后将其转移至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从室温加热至800℃,升温速度5℃/分钟,在800℃条件下恒温烧结2小时,得到片状多孔结构的纳米铁酸锌负极材料。
所制得的片状多孔结构的纳米铁酸锌负极材料能应用于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直接以铁矾渣硫酸浸出液为原料,通过补加锌源调整其中锌、铁摩尔比为1:2制备高性能片状多孔结构铁酸锌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使铁矾渣中的锌源和铁源得到了高值化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本发明方法制备条件易于控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的纳米铁酸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制备的铁酸锌负极材料的XRD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