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药物容器更换的混药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8335.0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容器 混药 针座 花瓣状结构 混药卡体 西林瓶 上端 拔出 杯壁 卡块 配药过程 人员操作 医用耗材 不连续 可移动 十字针 中空针 螺纹 杯体 卡环 内壁 下端 替换 穿过 医护 节约 安全 | ||
一种混药杯(10),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卡体(11),包括上端的杯壁(11‐1)和下端的连接部(11‐2),所述杯壁(11‐1)为不连续花瓣状结构,花瓣状结构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13);十字针(12),设置在所述混药卡体(11)内,包括针座(12‐1)和穿过所述针座(12‐1)的中空针(12‐2);其中,所述针座(12‐1)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卡块(13)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11‐2)上端之间。所述连接部(11‐2)形成为螺纹或卡环。借助本发明混药杯体独特的结构设计,当药物容器插入混药杯固定后,垂直方向无法拔出药物容器,但是将药物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可实现药物容器的拔出。本发明实现同一混药杯对应多个西林瓶,即实现了西林瓶的替换,极大的节约了医用耗材,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配药过程简单,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药杯,特别涉及一种带不连续花瓣状杯壁可实现西林瓶更换的混药杯。
背景技术
在使用西林瓶盛装的粉针剂、冻干粉针剂或水针剂时,需要通过注射器将输液软袋中的药水或注射用水抽出注入西林瓶内,重复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内有足够的药液;然后再将西林瓶反复摇动直到瓶内的药剂混合均匀,再用注射器将西林瓶内药液抽出注入输液软袋中,如此反复,直到瓶内的药液被抽完为止。注射器反复刺穿西林瓶及大输液包装的胶塞,不仅易产生橡胶屑,而且针头与空气接触后又与药液接触,这些因素均使药液受到污染,从而造成用药安全问题。其次,传统的配液方式,是先配药再注射,事先将西林瓶中的药抽吸至输液软袋中,再将配好药的输液软袋带至病房给患者输液。在配完药后,空置的西林瓶被放置一边,患者及医护人员完全不知道输液软袋中所配的是什么药,不具备可追溯性。一旦医护人员在配液时稍不注意出现差错,将药液配错用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披露了只需一次穿刺便可实现药物与溶剂混合的混药嘴。
CN206995493U公开了一种混药杯,包含混药卡体11,上端的杯壁11-1和下端的连接部11-2,所述杯壁11-1内壁设置有多个弹性卡爪13;十字针12,设置在所述混药卡体11内,包括针座12-1和穿过所述针座12-1的中空针12-2。
CN201921126U公开了一种混药接头,包含套筒部10,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穿刺针头20,沿纵向设置在套筒部10中,具有延伸到第一连接部11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第二连接部12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第一针头端和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21。
以上现有技术中混药杯的设计实现了配药与输液同时进行,防止了药液污染,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实现了配药过程简单,方便、安全。
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混药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缺陷。
现有技术中混药杯无法更换西林瓶,西林瓶一旦装入混药杯混药卡体后无法取出,不能实现西林瓶的更换。在实际临床使用中,1个西林瓶的药物量往往不足,为满足给药剂量的要求,一袋输液需要混合几个西林瓶的药物量才能满足给药量需求。现有混药杯无法更换西林瓶,造成西林瓶连同混药杯一起丢弃才能实现下一个西林瓶药物的加入,因此造成了医用混药杯耗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不足,实现西林瓶在混药杯中的替换使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花瓣状杯壁可实现西林瓶更换的混药杯,以上西林瓶也可以为其他药物容器。借助本发明混药杯独特的结构设计,药物容器插入混药杯固定后,将药物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可实现药物容器的拔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药杯10,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卡体11,包括上端的杯壁11‐1和下端的连接部11‐2,所述杯壁11‐1为不连续花瓣状结构,花瓣状结构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13;十字针12,设置在所述混药卡体11内,包括针座12‐1和穿过所述针座12‐1的中空针12‐2;其中,所述针座12‐1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卡块13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11‐2上端之间。所述连接部11‐2形成为螺纹或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夹持结构的混药杯
- 下一篇:西林瓶自动配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