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8330.8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宇;吴振华;木二珍;陈祥;吴之茂;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H1/06 | 分类号: | G21H1/06;G21H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同位素 核电源 薄膜 能量转换器 内部连接 输出电路 防护层 芯片级 核电 电路 辐射能 衰变 镜像对称设置 能量转换器件 能源供给系统 应用范围受限 微型化 功能材料层 三明治结构 小型轻量化 薄膜集成 能源系统 使用寿命 长寿命 模块化 微尺度 电离 制备 封装 组装 灵活 安全 | ||
1.一种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层(1)以及封装于所述防护层(1)内的内部连接电路(2)、核电输出电路(12)、放射性同位素薄膜(10)和两个能量转换器(3、11),两个所述能量转换器(3、11)镜像对称设置于放射性同位素薄膜(10)两侧,且分别连接所述内部连接电路(2)和核电输出电路(12),所述核电源的尺寸为厘米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3、11)包括至少一个层叠设置的能量转换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底(4)、底电极(5)、能量转换层、顶电极(8)和功能材料层(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5)、能量转换层、顶电极(8)和功能材料层(9)均分段设置,多段底电极(5)分布于基底(4)上,所述能量转换层包括左腿(6)和右腿(7),所述左腿(6)和右腿(7)间隔分布于多段底电极(5)上,每一底电极(5)上至多设有一个左腿(6)和一个右腿(7),每一顶电极(8)上至多设有一个左腿(6)和一个右腿(7),且所述顶电极(8)与底电极(5)错位设置,每一顶电极(8)上设有一段功能材料层(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4)为绝缘体,所述底电极(5)和顶电极(8)均为金属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腿(6)和右腿(7)由均一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左腿(6)和右腿(7)均由多种材料层层组装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层(9)具有择一或同时吸收电子或热量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层(9)由半导体、氧化物、有机物、半金属、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层层组装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薄膜(10)包括释放α粒子、释放β粒子或同时释放α粒子和β粒子的放射性同位素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薄膜(10)和能量转换器(3、11)的制备方法包括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分子束外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激光脉冲沉积、原子层沉积、电化学沉积或3D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3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砼内衬钢覆面水箱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井用特种抗拉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