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电梯与爬架一体化运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8125.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力勋;令狐延;董艺;夏翔;赵伟程;江楚杰;杨锐;袁峰;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特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电梯 一体化 运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与爬架一体化运行系统,本发明是通过高位附墙组件将现有技术中相互独立的施工电梯和爬架有机结构为一体;将用于支撑施工电梯的主标准节经高位附墙组件与爬架连接,使施工电梯在爬架外侧运行;不受爬架的影响,从而实现施工电梯的提升高度可超越爬架的覆盖范围运行至爬架上方的建筑主体结构。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施工电梯在主体结构未封顶前不能直接到达施工操作面的现状,具有电梯笼可直接进入任意楼层的特点。提高了施工效率,极大的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电梯与爬架一体化运行系统,属于施工电梯与爬架组合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施工电梯和爬架是两种独立的施工装备。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非常普遍。爬架是安装在建筑主体周围的,在建筑主体封顶前,施工电梯受爬架的影响,不能上升至爬架围护的楼层范围及以上位置,只能升至爬架下方2~3层的位置。因此,施工人员乘坐施工电梯也只能到达爬架下方2~3层的位置,还需要攀爬4~6层甚至更高楼层才能到达施工操作面,非常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某些工程中,在爬架上开有一个槽使施工电梯可以提升至爬架覆盖楼层内,但施工电梯仍不能运行至顶部,原因是施工电梯附墙为每2-3层设置一个附着,在不满足下一次附墙安装高度时,施工电梯仍不能完成加节,施工电梯的可运行高度仍滞后于整体施工工作面的提高。因此现有技术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电梯与爬架一体化运行系统及装置,以使施工电梯与爬架成为一个整体,施工电梯上部附墙结构可以与爬架同步爬升或下降,施工电梯可运行至爬架覆盖楼层,施工电梯最高可运行至爬架顶部的模板支护工作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施工电梯与爬架一体化运行系统,是通过高位附墙组件将现有技术中相互独立的施工电梯和爬架有机结构为一体;将用于支撑施工电梯的主标准节经高位附墙组件与爬架连接,使施工电梯在爬架外侧运行;不受爬架的影响,从而实现施工电梯的提升高度可超越爬架的覆盖范围运行至爬架上方的建筑主体结构。
其中,所述施工电梯采用双电梯笼结构,两个电梯笼分别位于主标准节相对的两侧;并将现有的电梯配重调整至电梯笼内部。
其中,所述施工电梯上的电梯门采用下侧内翻板门,并在翻版门两侧焊接扶手作为翻转门时的把手及翻板门打开后的防护栏;同时在爬架与施工电梯的内翻板门对应位置设置爬架通道门。
具体的,该系统包括主标准节;主标准节的俯视形状为正方形结构;主标准节相对的两侧面设有施工电梯;主标准节另一侧面(即除前述相对的两侧面外另外两侧面中任意一侧面)经高位附墙组件与辅助标准节连接,辅助标准节与爬架连接;爬架上设有提升设备,提升设备与辅助标准节上的挂钩连接。
前述系统中,所述主标准节经一组标准附墙架与结构层楼板连接。
前述系统中,所述高位附墙组件包括一组经螺栓于主标准节连接的连接臂;连接臂另一端伸出主标准节经螺栓与片式标准节连接;片式标准节经一组滚动附墙与辅助标准节连接。
前述系统中,所述辅助标准节经活动附墙座和斜拉杆与结构层楼板或墙板连接。
前述系统中,所述爬架上设有防坠齿条;防坠齿条处设有防坠卡管,防坠齿条一侧设有附着回顶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施工电梯在主体结构未封顶前不能直接到达施工操作面的现状,具有电梯笼可直接进入任意楼层的特点。本发明通过设置高位附墙组件,将施工电梯与爬架两种设备进行结合,实现了施工电梯直升操作面的特点,解决了现有工程项目中,施工电梯可运行高度滞后于施工作业面提升的施工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极大的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特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特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电梯可活动连接的高位附墙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缆绳防摆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