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手工艺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28090.1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栋 |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嫩芽 黄芩 打结 蒸汽杀青 制作工艺 采收 技术方案要点 成品茶 黄芩茶 鲜嫩的 烘干 摊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手工艺茶的制作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采收黄芩的黄芩嫩芽;将采收得到的黄芩嫩芽进行蒸汽杀青;将蒸汽杀青后得到的黄芩嫩芽摊开,放凉;将放凉后得到的黄芩嫩芽进行手工弯曲后进行自身打结,自身打结形成圆结,圆结位于黄芩嫩芽的中部;烘干后形成成品茶。本发明其优点在于黄芩茶在保持其鲜嫩的同时,变得更加耐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工艺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芩手工艺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黄芩茶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降血压等功效,在制作黄芩茶时,一般在五月前后采摘其花、叶、茎等鲜嫩部位,由于黄芩相比绿茶等普通茶叶更加柔嫩的特点,因此制作出的黄芩茶足够鲜嫩但不够耐泡,在冲泡一两次后即变软、茶汤失色,需要研究出一种使得黄芩茶更加耐泡的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芩手工艺茶的制作工艺,其优点在于黄芩茶在保持其鲜嫩的同时,变得更加耐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黄芩手工艺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收黄芩的黄芩嫩芽;将采收黄芩嫩芽得到的黄芩嫩芽蒸汽杀青;将蒸汽杀青得到的黄芩嫩芽摊开,放凉;将放凉得到的黄芩嫩芽进行手工弯曲后进行自身打结,自身打结形成圆结,圆结位于黄芩嫩芽的中部;烘干后形成成品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收黄芩嫩芽,然后将黄芩嫩芽进行蒸汽杀青得到的黄芩嫩芽比较柔软,然后把蒸汽杀青得到的比较热的黄芩嫩芽进行摊开放凉后,工作人员再把每个黄芩嫩芽进行手工弯曲自身打结,自身打结形成的圆结位于黄芩嫩芽的中部,最后进行烘干,从而得到的成品茶在进行浸泡时,由于打结的位置比较厚实,水在浸泡的过程中茶叶的成分会慢慢释放,使成品茶变得比较耐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成品茶进行抽检化验;将成品茶进行物理审评;将成品茶包装入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成品茶需要经过抽检化验,控制成品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成品茶的外观应不出现杂质等,最后进行成品茶的包装入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采收的黄芩嫩芽长度为5至7厘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收的黄芩嫩芽保持在5至7厘米,能够使黄芩嫩芽保留其鲜嫩的成分,提高黄芩嫩芽的品质,另一方面,嫩芽长度保持在5-7厘米时,能够使其方便打结,形成的圆结占总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采收的黄芩嫩芽保留其主芽两侧的分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收的黄芩嫩芽应保留其主芽两侧的分枝,分枝两侧的黄芩嫩芽保持鲜嫩的成分,并且在进行黄芩嫩芽打结的过程中,形成的圆结能够把主芽两侧的嫩芽系在圆结内,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耐泡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黄芩选取河北太行山地区所产黄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黄芩为耐旱的植物,生长过程中雨水较多时会影响其生长,所以选取河北太行山地区的黄芩在5月份左右生长比较好,嫩芽长度较适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蒸汽杀青的时间为2到3分钟,蒸汽温度为100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蒸汽杀青所需的蒸汽温度为100度,蒸汽杀青时间为2到3分钟,蒸汽温度的提高能够减小杀青的时间,避免杀青时间过长而破坏黄芩嫩芽中茶叶成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蒸汽杀青至黄芩嫩芽柔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蒸汽杀青后嫩芽应保持在柔软,但不会断裂的程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式打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黄芩嫩芽摊开高度小于1cm,阴凉室内放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黄芩嫩芽在进行蒸汽杀青后,摊开的高度小于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酵素蜂蜜柠檬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罗布麻茯茶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