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7940.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源;历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9F9/33;G09F9/35;G09G3/32;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透明 显示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包括一透明LED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透明LED显示屏出光侧的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以及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入信号的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与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实现提升图像显示效果、透明显示、遮光设施以及透明玻璃四种功能。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对透明LED显示屏以及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发送不同的输入信号,可实现透明显示设备的多种功能,例如,通过控制器向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以及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同时发送开启信号,可消除画面粗糙感,有效提升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显示设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其在一些特殊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现有透明显示设备的结构通常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侧发光LED显示屏,图2为正发光LED显示屏,所述透明显示设备中的LED不透光,除LED之外的部分是透明部分。如图3和图4所示,侧发光LED显示屏的透光度可达到(7.8-1.2)/7.8=85%,正发光LED显示屏的透光度可达到(7.8-2)/7.8=75%,这是其他透明技术很难达到的水准。
如图5所示,现有透明LED显示屏正视结构由很多颗LED按照一定矩阵排列,并且多块透明LED显示屏可以拼接成更大尺寸。
现有的LED显示屏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由于LED尺寸比较大,在 0.6mm以上(目前市场 55” 4K TFT-LCD 像素尺寸在 0.3mm 左右),并且受限制于透明度,成本,散热,可靠度等因素,LED间距很难做很接近,所以解析度难以做高。这就限制了LED显示屏在近距离观看方面的应用(例如电视,广告牌等),由于LED之间存在的非有效显示区域导致消费者会看到严重画面颗粒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透明显示设备功能单一以及在近距离观看时存在画面颗粒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其中,包括一透明LED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透明LED显示屏出光侧的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以及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入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以及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分别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与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实现提升图像显示效果、透明显示、遮光设施以及透明玻璃四种功能。
所述的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与所述透明LED显示屏平行设置。
所述的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与所述透明LED显示屏的垂直距离h=(p/2-c*tan(b/2)) / tan(a/2),其中,所述p为透明LED显示屏中相邻像素之间的间距,所述c为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厚度,所述a为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中LED的出光角度,所述b为所述透明LED显示屏中LED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散射后的出光角度。
所述的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明LED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均匀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若干LED元件以及用于对所述LED元件进行封装的透明封装结构。
所述的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明LED显示屏还包括与所述LED元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匀光元件,所述匀光元件用于将LED元件发出的亮度不均匀的光处理为亮度均匀的光。
所述的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透明基片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片上的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内设置有掺杂离子型有机导电材料的液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7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计算机鼠标
- 下一篇:知识图谱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