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6601.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0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晖;崔海峰;李贺飞;栗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式触控基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反射式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栅线,其中,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像素区;所述反射式触控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一反射条;每条所述第一反射条贯穿一列所述像素区;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反射条用作触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容式TDDI技术利用像素区中的公共电极来作为触控电容,将原本整面分布的公共电极按照一定的面积(n×m个完整的像素)分割成独立的块状并矩阵排列,再利用不同的触控走线选择性的与不同的公共电极方块相连。利用IC所支持的分时驱动功能,在显示阶段,由触控线驱动信号公共电极提供公共电压,触控阶段,由触控线驱动触控电极作为触控电极。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触控基板与反射式显示基板结合的触控基板,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的将触控基板与反射式显示基板的触控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反射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射式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栅线,其中,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像素区;所述反射式触控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一反射条;每条所述第一反射条贯穿一列所述像素区;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反射条用作触控线。
优选的是,所述触控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优选的是,在每个所述像素区均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每一条所述第一反射条包括靠近其所在列像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平行的第二侧;其中,
在每条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一侧和与其所在列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反射结构;
在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二侧和与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二侧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第二反射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反射条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无缝衔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均与所述第一反射条同层设置,材料相同,且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结构均包括第二反射条,且所述第二反射条与所述第一反射条间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反射式触控基板还包括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的第三反射条;其中,
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一侧和与其所在列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之间区域的第二反射条、第三反射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条的第二侧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之间区域的第二反射条、第三反射条,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线在基底上的正投影无缝衔接。
优选的是,在每个所述像素区中还均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触控线所在层上方还设置有与其连接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分时复用。
优选的是,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电极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其中,
所述像素电极为板状电极,公共电极为狭缝电极。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反射式触控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反射式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曲面触摸屏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触摸屏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