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塔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496.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杨成龙;赵瀚辰;赵婷雯;蔡铭;姚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析 解析塔 脱硫活性焦 解析气 冷却段 流动阻力 压力波动 能量综合利用 气粉分离装置 气体流通通道 粉状活性焦 副产物回收 管壳式换热 冷却回收 冷却介质 析出气体 依次连通 热效率 出料段 分段式 粉体床 缓冲段 屋脊式 引风机 并联 床层 粉焦 给料 两段 出口 能耗 送入 再生 | ||
1.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给料段(Ⅰ)、解析段(Ⅱ)、冷却段(Ⅲ)和出料段(Ⅳ);所述解析段(Ⅱ)和冷却段(Ⅲ)均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解析塔进出口设置双段星型给料阀(1)和双段星型卸料阀(5),用于保证塔体密封;所述解析段(Ⅱ)采用分段式换热段,每段换热段内盘绕设置换热管,相邻换热段间设置气粉分离装置(4),所述气粉分离装置(4)侧面连通解析气出口(3);所述冷却段(Ⅲ)内盘绕设置换热管,换热管入口与鼓风机(6)连接,换热管出口与气体加热器(7)连通,加热产生的换热气体与解析段(Ⅱ)多个换热段依次连通,所述解析段(Ⅱ)顶部的换热气体出口与烟囱(8)连接或对空排放;所述解析气出口(3)经管道并联在一起,经引风机(9)连通副产物回收系统(10);粉状脱硫活性焦走壳程,换热气体走管程;所述解析气出口(3)中设置过滤装置,用于气粉分离,解析气出口(3)底部与解析段(Ⅱ)壳程连通,分离的粉焦直接进入解析塔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塔整体为方形,便于换热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粉分离装置(4)采用屋脊式,用于建立解析气体在粉焦床层内流通的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气出口(3)中设置的过滤装置采用耐高温的陶瓷过滤材料。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塔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粉状脱硫活性焦在解析塔内流程如下:粉状脱硫活性焦从给料段(Ⅰ)进入解析塔内,依靠重力向下移动,依次经过解析段(Ⅱ)解析和冷却段(Ⅲ)进行换热,经出料段(Ⅳ)流出解析塔;在解析段(Ⅱ)内,粉状脱硫活性焦与高温气体换热,通过高温气体将粉状脱硫活性焦加热至300~400℃,使吸附在粉状脱硫活性焦孔隙内部的H2SO4与粉状脱硫活性焦表面的碳原子发生如下反应,生成高浓度SO2、CO2和H2O的混合气体即解析气;
2H2SO4+C→CO2+2SO2+H2O (1)
实现粉状脱硫活性焦再生,解析产生的富SO2气体经过滤后从解析气出口(3)送至副产物回收系统(10);解析后的粉状脱硫活性焦进入冷却段(Ⅲ),在冷却段(Ⅲ)与管程内的冷空气换热,粉状脱硫活性焦温度被降至80℃以下,经出料段(Ⅳ)排出解析塔;
换热气体流程如下:冷空气经鼓风机(6)送入冷却段Ⅲ的换热管内,与壳程内的高温粉状脱硫活性焦换热,被加热至250~350℃,被加热的高温空气进入气体加热器(7)被继续加热至550℃,进而进入解析段(Ⅱ)加热粉状脱硫活性焦,换热后的空气被粉状脱硫活性焦冷却至150℃以下经烟囱(8)或对空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热的高温空气进入气体加热器(7)被继续加热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热空气直接通过电加热器加热,二是燃气或燃油炉燃烧产生烟气,与冷却段(Ⅲ)的热空气换热,三是电厂高温蒸汽与冷却段(Ⅲ)热空气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4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