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371.3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威;李启明;朱雅丽;段雪梅;刘媛;付瑞东;梁文星;杨晓凤;方琼燕;唐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23 | 分类号: | A23C9/123;A23C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陈明龙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奶 乳酸菌 发酵步骤 发酵酸度 有效控制 发酵 配方 发酵乳产品 乳酸菌发酵 产品状态 发酵风味 发酵工艺 高温发酵 快速繁殖 酸奶产品 中温发酵 保质期 活菌 优选 制备 饮料 调控 配合 | ||
1.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前期高温发酵,使物料中的乳酸菌快速繁殖;然后通过升温处理,降低物料中乳酸菌的数量和活性;最后经中温发酵达到终点发酵酸度,从而有效控制酸奶产品中留存的乳酸菌的活性和数量,进而达到有效控制酸奶后酸的效果。
2.根据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发酵步骤:
(1)前期高温发酵:在35-45℃的发酵温度下,使接种乳酸菌的物料快速发酵至滴定酸度为20-30°T;
(2)升温降活处理:再将步骤(1)所得物料继续升温至50-70℃,并保持在该温度下受热2-20s后,冷却至35-42℃,降低乳酸菌的数量和活力;
(3)中温发酵:再将经步骤(2)升温降活后的物料,置于35-42℃的中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并控制发酵终点酸度为70-75°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发酵温度优选控制为40-45℃,更优选为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滴定酸度优选控制在25-30°T,更优选为25°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物料继续升温至59-65℃,并保持在该温度下受热5-10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优选在38-40℃的中温条件下进行发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酸奶后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发酵终点酸度为72-74°T,优选为72°T。
8.一种制备发酵乳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控制酸奶后酸方法中的发酵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备发酵乳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产品基料配制
按照发酵乳的原料配方,取对应质量份配比的原料乳,并按照GB19301及《生乳检验规程》对原料乳验收合格后,再按配方加入除发酵乳酸菌外的其他配料成分,进行配料混合均匀,得生产发酵基料;
B、均质和巴氏杀菌
将步骤A所得基料进行均质后,再进行巴氏杀菌;
C、前期高温发酵
采用在线菌种添加方式,向步骤B所得物料中接种发酵菌种的同时,控制在35-45℃温度下发酵,使接种乳酸菌的物料发酵1~2.5h,至滴定酸度为20-30°T;
D、升温降活
将步骤C所得物料进行升温,采用板式换热器将物料升温至50~70℃,保持5~20s后冷却至35~42℃;
E、中温发酵
经步骤D所得物料,置于35~42℃中温条件下,发酵4-7小时,控制发酵终点酸度为70-75°T。
F、灌装、后熟
将步骤E所得物料,翻灌冷却至20-25℃后灌装,将灌装后的产品迅速移入0-4℃冷库进行后熟,后熟12-24小时,即得发酵乳品。
10.一种发酵乳产品,其特征在于,该产品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3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