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26192.X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5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秦胜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B60W4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值图像 目标对象区域 眼部位置 计算机设备 存储介质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眼部区域 修正 相对位置关系 驾驶员眼部 监控设备 行驶状态 误识别 人脸 机车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机车处于行驶状态时,获取驾驶员人脸的二值图像、驾驶员眼部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和驾驶员目标对象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第二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对象区域与所述眼部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眼部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识别位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目标对象区域的位置对眼部区域的位置进行修正,可以提高眼部位置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减少监控设备出现误识别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长交路、单司机值乘的工作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包括地铁运输)广泛实行的工作模式。
长交路、单司机值乘工作模式的使用,有效的减少了驾驶人员的配备数量,但是,由于该工作模式下机车司机(即机车驾驶员)的操纵区段通常长,因此,机车司机在工作中发生疲劳的几率也随之增大,近年来,机车司机的疲劳驾驶已成为列车运行安全中的重要风险因素。目前,针对机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司乘人员工作状态不佳、疲劳、甚至瞌睡等安全隐患,相对于传统采取的管理人员跟车检测指导的方法进行工作检查或者设置无人警惕按钮的手段对司乘人员进行管理的管制方式,通过监测系统对机车司机进行监测以确定机车司机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管制方式以其高效的监控效率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监测系统在对机车司机进行监测时,通常需要首先确定机车司机在所采集图片中的位置,然后基于图片在该位置处的纹理信息确定机车司机的眼部状态,进而确定机车司机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在确定机车司机眼部位置时往往存在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导致机车司机疲劳状态确定结果的准确率较低,无法有效的提高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车司机眼部位置确定结果的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机车处于行驶状态时,获取驾驶员人脸的二值图像、驾驶员眼部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和驾驶员目标对象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区域与所述眼部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眼部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识别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部位置的确定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机车处于行驶状态时,获取驾驶员人脸的二值图像、驾驶员眼部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和驾驶员目标对象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象区域与所述眼部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眼部区域在所述二值图像中的识别位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眼部位置的确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