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不确定演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26111.6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5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平;陈建林;代洪华;孙冲;崔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13 | 分类号: | G06F17/1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分 代数 地球 同步卫星 轨道 不确定 演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不确定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动力学特征,选用基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要素描述的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上加入太阳光压、第三引力摄动和地球扁率三个摄动力项,将加入摄动力项的动力学模型的多项式沿着标称轨道进行泰勒展开,得到以初始偏差为变量的展开多项式,计算展开阶与精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各摄动力的最优展开阶,最后,采用微分代数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多项式形式的积分,得到任意时刻以初始偏差为变量的多项式表示的轨道状态解,将初始偏差的具体数值带入多项式,即可得到最终航天器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不确定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地球同步轨道要素描述的动力学模型,地球同步轨道要素根据经典的轨道六要素进行定义:
其中λ表示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恒星时角,径向漂移率用标称地球同步轨道半长轴A=42164.2km进行无量纲化,GA(t)=GA(t0)+ωe(t-t0)表示格林尼治恒星时角,ωe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ex、ey表示轨道偏心率e在x,y坐标轴上的投影;Q1、Q2是地球同步轨道要素集合的第五第六个要素;使用泊松括号,推导出使用上述地球同步轨道要素描述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a=(ar,aθ,ah)表示摄动加速度沿着轨道径向、横向和法向的分量;s=ω+Ω+ν表示航天器的恒星时角,ωe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r表示航天器相对于地球质心的径向距离,p表示轨道的半通径,h表示轨道角动量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不确定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地球同步轨道要素得到:
其中,s=ω+Ω+ν表示航天器的恒星时角,μ表示地球引力常数,表示地球同步轨道要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不确定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经典轨道六要素作为桥梁,建立笛卡尔坐标与地球同步轨道要素之间的显式关系:
其中,s=ω+Ω+ν表示航天器的恒星时角,ωe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r表示航天器相对于地球质心的径向距离,p表示轨道的半通径,h表示轨道角动量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分代数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不确定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加入摄动力项的动力学模型的多项式沿着标称轨道进行泰勒展开,分析太阳光压加速度,其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aSRP,ECI表示太阳光压加速度在以地心为中心的惯性坐标系下的投影,rr表示太阳相对于航天器的相对位置,AU表示一个天文单位,P表示在距太阳1个天文单位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压力,Cr表示太阳压力系数,A表示航天器受照横截面积,m表示航天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1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