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GmRRM551在调控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6023.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陈受宜;程彤;张万科;韦伟;林晴;何锶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54;A01H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张立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gmrrm551 调控 植物 油脂 代谢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GmRRM551在调控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GmRRM551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应用;所述GmRRM551蛋白为SEQ ID No.1所示蛋白或其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或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或其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本发明证明GmRRM551蛋白可以调控植物种子中油脂含量,过表达后提高植物种子中油脂含量。该基因对提高和改良作物油脂成份、特别是对于提高大豆等油料植物籽粒中油脂成份,培育高油脂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蛋白GmRRM551在调控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饮食中71%的油脂来自于植物。在世界上的几种主要产油作物中,大豆总产油量约占30%,居世界植物油产量的第一位。
脂肪酸的合成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它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中,是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对它的阻断会导致细胞的死亡,因而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阻断脂肪酸合成的植物突变体。
植物同其它真核生物在参与脂肪酸合成途径的酶上有很大差异。从乙酰CoA和丙二酰CoA合成16或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至少需要30个不同的酶催化的反应来完成这一过程,而在动物、真菌及一些细菌中,以上反应是由一个存在于胞质中的多酶复合体来完成的。植物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质体的胞质中。
大多数植物中,油脂都以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s,TAG)的形式储藏,它的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TAG的生物合成称之为Kennedy途径,如同真核生物中合成膜甘油酯的途径,脂肪酸去除CoA后被转移到3-磷酸甘油的1和2位,形成中间产物PA。PA去磷酸化产生DAG。在TAG合成的最后一步,第三个脂肪酸分子被转移到空的DAG 3’-OH位置,这一步反应是由二酰甘油乙酰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催化的,此反应被认为是TAG生物合成中唯一的限速步骤。
人们已对脂类合成途径有了认知,并且已经克隆了很多参与脂类合成的酶基因。然而,植物中,对脂类合成的调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仍然知之甚少。
GmRRM551属于RNA结合蛋白家族,其含有RNA识别元件(RNA recognition motif,RRM),在细胞中可与单或双链RNA结合,形成RNA-蛋白复合体(ribonucleoproteincomplexes,RBPs)RNA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主要参与生物体内mRNA的稳定性、mRNA定位和翻译及剪切等过程,调控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目前尚未见报道此类蛋白参与脂肪酸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蛋白GmRRM551在调控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GmRRM551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相关生物材料可为能够表达所述GmRRM551蛋白的核酸分子或含有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
所述GmRRM551蛋白可为如下任一所示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3)与(A1)-(A2)中任一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4)在(A1)-(A3)中任一所限定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