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突状细胞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5705.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慧;周欠欠;詹林盛;何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84 | 分类号: | C12N5/0784;A61K38/22;A61P37/02;A61K33/00;A61K3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郭凡;鲁兵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突 细胞 诱导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突状细胞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神经肽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物,能将树突状细胞诱导成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与雷帕霉素、细胞因子鸡尾酒等其他免疫调节剂相比,该复合物适用于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的优势,可用于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免疫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突状细胞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并且是唯一可以激活幼稚T细胞(Naive T Cells)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s,APCs)。树突状细胞可以调动多种免疫抵抗机制,例如细胞毒T细胞、CD4+辅助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自然杀伤T(NKT)细胞等。这些树突状的淋巴细胞都具有识别和杀死患病细胞、以及释放保护性细胞因子(例如IFN-γ,TNF-α)的作用。
根据细胞表型和生物学功能的不同,DCs大致可分为成熟DCs(mature DCs,mDCs)、未成熟DCs(immature DCs,imDCs)和半成熟DCs(semi-mature DCs,semi-mDCs)三种类型。在无外源性干预的情况下,imDCs遇炎症刺激时会转变为mDCs,由于mDCs会激活T细胞,从而无法正常发挥抗炎作用。然而若对imDCs进行外源性免疫抑制剂的干预,imDCs会在免疫抑制剂的诱导下分化成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tDCs是指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的DC群。tDCs因对T细胞增殖和活化具有抑制功能,从而可发挥抗炎作用和具备优异的免疫调节功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手段。imDCs具有较强的吞饮能力,MHCII和CD40、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偏低,能引导T细胞沉默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产生。因此,imDCs被视为最原始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目前tDCs获得途径通常有两种,即直接为原始imDCs或经传统免疫抑制剂,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处理得到的imDCs;前者因未经过任何处理注入体内后遇炎症刺激容易进一步被诱导为mDCs而丧失免疫抑制功能,而经RAPA为代表的传统免疫抑制剂处理的imDCs往往细胞活性受损,且在体迁移归巢能力仍然较低,难以保证足够细胞迁移至T淋巴细胞富集区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剂,尤其是针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发挥诱导作用的诱导剂。该诱导剂能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成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为神经肽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物,能将树突状细胞诱导成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优选的,所述树突状细胞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所述神经肽和氧化石墨烯之间通过偶联形成复合物;所述偶联包括化学偶联和物理偶联,优选通过吸附作用的物理偶联。
所述复合物体系中氧化石墨烯的终浓度为1.95-31.2μg/mL,优选终浓度为1.95-7.8μg/mL,最优选终浓度为3.9μg/mL;神经肽的终浓度为0.1-10.0μmol/L,优选终浓度为0.5-5.0μmol/L,最优选终浓度为1.0μmol/L。
所述神经肽可选自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α-促黑色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α-melanocortins,α-MSH)、尿皮质激素(urocortin,UCN)、肾上腺皮质抑素(adrenomedullin,AM)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氧化石墨烯具有微观片层结构,纯度不小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