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5610.3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3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文斌;安琪;刘晓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黄海波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 模块 悬置 系统 分析 弹性体 模型 有限元 建模 方法 | ||
1.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限元软件hypermesh,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冷凝器的有限元模型,对所述冷凝器的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并对冷凝器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质量;
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散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对散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并对散热器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质量;
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中冷器的有限元模型,对中冷器的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并对中冷器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质量;
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风扇的有限元模型,对风扇的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并对风扇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质量;
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前端模块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前端模块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并对前端模块框架的有限元模型赋予材料参数;
将前端模块总成与前端模块框架用CBUSH单元连接,并赋予CBUSH单元X、Y、Z三向刚度,建立橡胶悬置的有限元模型,用于模拟橡胶悬置,实现弹性连接;
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部分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对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并将前端模块框架与车身进行刚性连接;
根据车身不同部分材料不同,对车身各个部分赋予相应的质量和材料参数;
将车身另一端全部约束;
将动力总成与前端模块总成之间的连接管路简化为CBUSH单元,并赋予CBUSH单元X、Y、Z三向刚度,用于模拟前端模块总成与动力总成之间的连接管路,实现弹性连接,其中该CBUSH单元一端直接连接在前端模块总成上,另一端用node单元模拟,并将node单元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的值为实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散热器的有限元模型时,去掉风扇和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风扇的有限元模型时,将风扇和电机简化为两个相同质量点,所述质量点的总质量为实测值,并刚性连接在散热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参数包括弹性模量E、摩擦系数Nu、密度RH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车身另一端全部约束具体为将车身另一端所有单元的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态分析用NASTRA进行模态分析计算,设置模态分析频率范围为15-50HZ,分析前端模块总成悬置系统的刚体模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弹性体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之前还包括步骤: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模型包括冷凝器、中冷器、散热器、风扇、前端模块框架、橡胶悬置和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6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