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工地锤击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4337.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2 | 分类号: | E2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工 锤击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工地锤击体,包括主体重力部,主体重力部的中间具有一个锤击腔,锤击腔内安装二次锤击部,二次锤击部的外径等于锤击腔的内径,二次锤击部沿着锤击腔的内壁滑动;所述主体重力部的外部设置有一个沿着主体重力部上下移动的重力环,重力环的中间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壁两侧各设置一滑块,正对滑块的主体重力部两侧各设置有一贯穿的滑动腔,滑动腔与主体重力部中间的锤击腔相通,滑块穿过滑动腔并伸入于锤击腔内,所述滑块的伸入端扣入于二次锤击部的两侧。本发明具有二次击打能力,增加坑洞的单次锤击深度,并利用二次锤击部带动重力环压紧被打出的松土,防止主体重力部在拔出后,边上的松土会滑入到坑洞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地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工地锤击体。
背景技术
在工地,如果想要打动,一般会使用一个实心的锤击体,顶部利用起吊设备起吊整个锤击体,然后再自由落体,利用锤击体的重力打入土壤之中,以此重复循环动作,获得需要深度的坑洞。
但是由于锤击体的结构简单,导致每次锤击都只有一次击打地面,锤击体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够,导致效率降低。
另外,锤击体打入到地面内后,坑洞边上会形成一圈的松土,这些松土便是从坑洞中排出的,这些松土在锤击体打入时会贴附在锤击体的边上,当锤击体被吊起后,这些松土会重新落入到坑洞内,部分填埋坑洞,导致工作效率进一步的降低。
如何解决击打深度较浅出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以及同时解决松土滑落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工地锤击体,通过增加二次锤击体以及重力环,并通过两者的联动结构,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达到高效作业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矿用工地锤击体,包括主体重力部,主体重力部的中间具有一个锤击腔,锤击腔内安装二次锤击部,二次锤击部的外径等于锤击腔的内径,二次锤击部沿着锤击腔的内壁滑动;
所述主体重力部的外部设置有一个沿着主体重力部上下移动的重力环,重力环的中间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壁两侧各设置一滑块,正对滑块的主体重力部两侧各设置有一贯穿的滑动腔,滑动腔与主体重力部中间的锤击腔相通,滑块穿过滑动腔并伸入于锤击腔内,所述滑块的伸入端扣入于二次锤击部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次锤击部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联动腔,滑块穿过滑动腔并装入于二次锤击部两侧的联动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动腔的高度大于滑块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重力部的底部设置有一锥形部,锥形部插入于土壤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锤击腔的底面设置有一凸起的锤击部,锤击部的上端面为一个弧形的凹面,所述二次锤击部的底部设置有一球面击打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次锤击部的顶部设置有一吊环,吊环上端连接吊绳,吊绳连接外部的重力起重设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重力环、主体重力部以及二次锤击部均采用钢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具有二次击打能力,增加坑洞的单次锤击深度,并利用二次锤击部带动重力环压紧被打出的松土,防止主体重力部在拔出后,边上的松土会滑入到坑洞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击打后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4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字梯
- 下一篇:一种使用大水眼旁通阀的螺杆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