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炉用电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3697.0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左洪波;杨鑫宏;李铁;周德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C30B2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板 单晶炉 连接板 铜电极 铜柱 两块电极板 中空结构 可安装 冷却水 温度梯度分布 蓝宝石单晶 电极结构 电源连接 接头连接 结构组成 连接固定 任意调节 温度过高 大炉盖 对电极 发热体 内螺纹 外螺纹 拼接 生长 流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炉用电极结构,它是由拼接在一起的两块电极板,可安装铜电极连接板的凹槽和安装在电极板上的铜柱结构组成。两块电极板安装在一起呈圆形或方形,内侧开有凹槽,电极板内部为中空结构,可安装铜电极连接板的凹槽上有内螺纹,方便两者之间连接固定;安装在电极板上的铜柱为中空结构,两端有外螺纹,分别与电极板和冷却水的接头连接,中间部分与电源连接。本发明电极结构可以增大与发热体上铜电极连接板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冷却水可以在电极板内部流通带走热量,减少因内部温度过高对电极的损坏,同时可以铜柱结构任意调节电极板与大炉盖之间的距离,使单晶炉内的温度梯度分布更合理,利于蓝宝石单晶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炉用电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冷却水冷却、自由调节高度的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蓝宝石俗称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是一种常见的简单配位型氧化物晶体。自然界中的蓝宝石由于含有一些杂质离子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单纯的氧化铝晶体是呈无色透明的,因为其具有独特的晶格构、优异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应用于2000℃的高温环境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军事装置、卫星空间技术、高强度激光的窗口材料和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衬底材料。
蓝宝石晶体的生长得益于单晶炉内合理的轴向温度梯度,其中加热体的整体结构决定炉内轴向温度梯度是否合理,加热体连接在两电极上,所以电极的设计对轴向温度梯度的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电极结构无法调节与大炉盖之间的距离,不能合理调节炉内的轴向温度梯度,同时也没有冷却装置,常常因温度过高导致电极板损坏,影响使用寿命。本发明旨在通过一种改进的电极结构,通过调整电极板与大炉盖之间的距离和使用冷却水对电极冷却,增大发热体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同时利用冷却水冷却电极板,延长使用寿命,合理控制炉内的轴向温度梯度,使其更利于蓝宝石单晶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冷却水的冷却,带走电极上的热量,同时自由调节电极结构与大炉盖之间的距离,为单晶炉的内部提供更合理的温度梯度,利于蓝宝石单晶生长的电极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拼接在一起的两块电极板,可安装铜电极连接板的凹槽和安装在电极板上的铜柱结构;两块电极板安装在一起呈圆形或方形,内侧开有可安装铜电极连接板的凹槽,方便发热体上铜带及连接板安装在内,电极板内部为中空结构,冷却水可在其内部流过;可安装铜电极连接板的凹槽上有内螺纹,方便两者之间连接固定;安装在电极板上的铜柱为中空结构,两端有外螺纹,分别与电极板和冷却水的接头连接,中间部分与电源连接;整体结构安装在大炉盖的下方,通过铜柱结构上的螺母连接固定,并保证密封。
本发明还有这样一些特征:
1、所述的拼接在一起呈圆形(或方形)的两块电极板宽80~130mm,厚60~90mm,内部中空。外边缘直径为Φ400~Φ800mm,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8~20mm。
2、所述的可安装发热体上铜带及连接板的凹槽深20~50mm,宽30~60mm,内侧均匀分布6~12个螺纹孔,孔径Φ6~Φ10mm,方便与发热体的电极连接板固定。
所述的安装在电极板上的铜柱共4根,外直径为Φ40~Φ60mm,壁厚5~10mm,高200~500mm,两端均有外螺纹,分别与电极板和冷却水的接头连接,中间部分与电源连接。整体结构安装在大炉盖的下方,通过铜柱结构上的螺母连接固定,并保证密封。
本发明有益效果有:
1. 本发明一种单晶炉用电极结构中,电极板和铜柱结构内部的中空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冷却水在内部流通,同时带走热量,避免电极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损坏,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2. 本发明一种单晶炉用电极结构中,电极板内侧的凹槽设计,可以将发热体上电极连接板放入内部,增加电极板与加热体的接触面积,稳定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