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控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3374.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黄隶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控制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控制模块,其具备第一薄片部、第二薄片部、无线通信部、用于切换闭合状态及打开状态的开关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无线通信部的通信结果进行控制而切换所述开关部的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闭合状态是将第一电池侧电极层和端子侧电极层电连接的状态,所述打开状态是将第一电池侧电极层与端子侧电极层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电子钥匙等所使用的电源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电子钥匙这样的小型电子设备中,作为电力源,使用被称作硬币型电池或钮扣型电池的小型电池。电子钥匙利用所述小型电池的电力与车辆等进行无线通信。电子钥匙是为了进行车门的闭锁、解锁等操作而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在没有使用车辆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进行通信等处理,优选使通信功能等停止。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即,使电子钥匙具备停止通信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
日本特开2014-205978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即,智能进入用移动设备(电子钥匙)的控制部在检测出电池的容量为基准值以下时,切断电池与电子回路之间的通电以省电。
日本特开2012-227586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即,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电子钥匙)的控制部通过基于振动发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在判定振动正在传导的期间使电池向无线接收部供给电力,在判定没有振动传导时使电力供给停止,从而在预计无需通信的情况下省电。
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与电池一起收容在利用电池进行动作的装置中的无线接收部的电子设备(日本特开2015-177939)。上述电子设备能够从外部设备接收无线信号,并基于所述无线信号控制电池对装置的输出。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4-205978、日本特开2012-227586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难以在用户希望的定时容易地进行省电或者取消省电。在小型电子钥匙中设置用于将接通/断开电源的按钮等也是困难的。日本特开2015-177939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为例如将AAA电池内置于与AA电池形状相同的框体中的结构。如果以相同的构造将上述的电子设备应用在基于硬币型电池的设备中,则硬币型电池将变小而容量大大降低,从而失去实用性,因此,难以应用于使用硬币型电池的小型电子钥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控制模块,其能够容易地应用于电子钥匙这种使用硬币型电池的小型装置,并能够从外部控制由电池向装置的电力供给。
本发明的方式所涉及的电源控制模块配置为,在电池保持部中收容硬币型电池的车辆用电子钥匙中,该电源控制模块安装在硬币型电池上并收容在电池保持部内,其中,所述硬币型电池以包括第一表面的中央部分在内的电极作为第一极,以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侧面、以及第一表面中的第一极外侧的部分在内的电极作为第二极。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具备:第一薄片部,其包括与硬币型电池的第一极连接的第一电池侧电极层、与电池保持部的第一极侧端子连接的端子侧电极层、以及对第一电池侧电极层与端子侧电极层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层;第二薄片部,其包括第二电池侧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池侧电极层与硬币型电池的第二表面的局部连接;无线通信部,其配置为,在位于第一薄片部的端缘与第二薄片部的端缘之间的硬币型电池的侧面的附近位置处配置,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开关部,其配置为切换闭合状态及打开状态,所述闭合状态是将第一电池侧电极层和端子侧电极层电连接的状态,所述打开状态是将第一电池侧电极层与端子侧电极层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配置为,基于无线通信部的通信结果进行控制而切换开关部的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
如上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由薄片形状的第一薄片部、第二薄片部、以及配置在硬币型电池的侧面附近的小型控制部等构成。因此,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即使安装在硬币型电池上也能够无障碍地收容在电子钥匙的电池保持部中,并且能够从外部控制由电池向电子钥匙的电力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