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模板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23227.4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琪;孙军;李延磊;闫绪甲;赵雁飞;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飞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 代理公司: |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8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部 夹具本体 建筑模板夹具 夹持部 砼梁 夹具 建筑模板 上端 紧固 下端 钢管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夹持部、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夹持部设在夹具本体的上端,第一夹紧部设在夹具本体的下端,第二夹紧部设在夹具本体的中端,所述建筑模板夹具在使用时,夹持部作用于砼梁模板,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配合作用于砼梁底部的钢管。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紧固可靠,结构简单,实用的建筑模板支设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夹具。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建筑行业,特别是在砼梁的边模板支设紧固中,其现有技术往往对梁边模板加固不紧,出现底模与边模之间缝隙过大,使砼跑浆漏浆,存在技术尺寸过大,达不到质量要求,还有不美观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紧固可靠,结构简单,实用的建筑模板支设夹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建筑模板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夹持部、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夹持部设在夹具本体的上端,第一夹紧部设在夹具本体的下端,第二夹紧部设在夹具本体的中端,所述建筑模板夹具在使用时,夹持部作用于砼梁模板,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配合作用于砼梁底部的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有一个夹角,所述夹角能够保证当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配合使用夹紧钢管时,夹持部能与砼梁模板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的夹角角度为80°--110°,优化的夹角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为20毫米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和砼梁模板的接触面为竖直平面,在使用时,夹持部的竖直平面与砼梁模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的下端设有圆柱形的连接件,第一夹紧部上端两侧设有圆柱孔,连接件穿入两个圆柱孔中,第一夹紧部以连接件为轴,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部的下端设有与钢管接触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部的弧面开设有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紧部包括连接部,中间部和端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夹具本体连接,连接部的下端、中间部和端部依次连接形成用于容纳钢管的凹槽,端部顶端所在水平面与中间部所在水平面的竖直高度为2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的顶端与第一夹紧部的下端间距大于所夹持钢管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方便,将钢管套入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之间,只需在外力的敲击下便可利用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巧妙的设计夹紧钢管。拆卸时,反方向敲击第二夹紧部的端部即可。
2.紧固可靠,第二夹紧部上连接部的下端、中间部和端部依次连接形成的凹槽可以很好的抱住钢管,配合第一夹紧部的弧面开设的锯齿可以对钢管有足够大的摩擦力,抓紧钢管。
3.结构简单,该建筑模板夹具由夹具本体、夹持部、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四部分钢结构组成,其中夹具本体、夹持部和第二夹紧部都是由简单又常见的钢制品做成。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模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建筑模板夹具的侧面图。
图3是建筑模板夹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飞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飞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梁模板夹具及其加固方法
- 下一篇:梁模板结构及梁模板支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