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强冲击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0938.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安晓红;张亚;李世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山西太机众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挡板 前挡板 缓冲垫 滑动工作台面 直线滑块 模拟试验装置 动力装置 强冲击 滑轨 设备技术领域 冲击响应谱 加速度波形 冲击过程 高速冲击 气动冲击 瞬态冲击 相对设置 冲击台 螺接 气缸 套接 平行 放大 | ||
1.一种多功能强冲击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强冲击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多功能强冲击装置,所述多功能强冲击装置包括滑动工作台面(2)、前挡板(3)、前挡板缓冲垫(4)、后挡板(5)和后挡板缓冲垫(6);
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相对设置,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之间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滑轨(8),每个所述滑轨(8)上均套接有至少一个直线滑块(11),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设置在所述直线滑块(11)上并与所述直线滑块(11)螺接,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两侧均设置有冲击头(10),所述前挡板(3)内侧和后挡板(5)内侧分别设置有前挡板缓冲垫(4)和后挡板缓冲垫(6),所述前挡板缓冲垫(4)和后挡板缓冲垫(6)用于产生毫秒级冲击脉宽的经典冲击波形,所述前挡板缓冲垫(4)和所述后挡板缓冲垫(6)的厚度与冲击脉宽正相关,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用于安装被测试样品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动力装置为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提供冲击动力;
所述动力装置为气动水平冲击响应谱冲击台,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均安装在所述气动水平冲击响应谱冲击台的冲击响应板(7)上;
每个所述滑轨(8)上均套接有两个直线滑块(11);
所述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安装于所述气动水平冲击响应谱冲击台的冲击响应板(7)上;
步骤2、将被测试样品和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上;
步骤3、所述气动水平冲击响应谱冲击台正常工作,当能量重锤撞击所述冲击响应板(7)时,所述冲击响应板(7)与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同步产生冲击振荡,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由于处于所述滑轨(8)上保持相对静止,在所述冲击响应板(7)的第一个冲击振荡主波的前半周期,所述后挡板(5)向前运动碰撞静止的滑动工作台面(2),此时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上的测试样品发生第1次半正弦强冲击;
步骤5、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在和所述后挡板(5)发生第1次强冲击后沿所述滑轨(8)向前作直线运动,同时所述冲击响应板(7)和所述前挡板(3)、后挡板(5)在水平方向上将产生持续的冲击振荡并逐渐衰减,当所述冲击响应板(7)和所述前挡板(3)、后挡板(5)进入第一个冲击振荡主波的后半周期,此时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与前挡板(3)相向运动并实现对撞,由此产生第2次半正弦强冲击,由于在第1次碰撞和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滑动过程中的动能损失,第2次冲击能量约为第一次冲击1.0~1.4倍左右,第二次冲击和第一次冲击反向,根据所述冲击响应板(7)振荡频率调节前后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之间的距离和缓冲垫厚度,控制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和前挡板(3)第2次撞击的加速度波形;随后,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和所述前挡板(3)、后挡板(5)发生多次碰撞,从第3次碰撞开始的碰撞加速度都小于前两次碰撞的冲击加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强冲击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只做1次单方向强冲击试验时,将第1次撞击设置为强冲击,同时加厚所述前挡板缓冲垫(4)的厚度以降低第2次碰撞加速度;当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和所述后挡板(5)发生第1次强冲击后向前运动,由于加厚缓冲垫的缓冲作用,与所述前挡板(3)的第2次碰撞加速度低于第一次碰撞加速度;
当只做1次单方向强冲击试验时,将第2次撞击设置为强冲击,同时加厚所述后挡板缓冲垫(6)的厚度以延长碰撞时间,降低第1次碰撞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强冲击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试样品和所述滑动工作台面(2)的总质量小于所述冲击响应板(7)的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强冲击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缩短所述前挡板(3)和后挡板(5)之间距离,调整所述前挡板缓冲垫(4)和后挡板缓冲垫(6)的厚度、形状、弹性、材质以及所述滑轨(8)的长度进行经典冲击或复杂瞬态脉冲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山西太机众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北大学;山西太机众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09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