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0911.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朱广伟;秦伯强;张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底座 采样装置 上支撑杆 装载组件 沉积物 水下沉积物 承载组件 封口组件 送绳组件 无扰动 支架 封口 震动 塑料制成 原始形状 容置桶 省时 省力 研究 施加 透明度 挖掘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包括上支撑杆、支架和安装底座,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装载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封口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以及,震动送绳组件,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本发明设置的装载组件采用塑料制成,可减轻本采样装置的本身重量,容置桶的透明度,又可便于研究人员取不同层序沉积物进行研究,使用方便、可靠,并且通过设置的封口组件和震动送绳组件,不再需要另外施加外力使装载组件挖掘封口,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保证样品的层序原始形状,从而有助于研究结果,同时可采取更深度的沉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取样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水体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氮、磷等营养盐的过量输入,当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为水质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藻类因养分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使清澈碧绿的水质变得混浊不堪,颜色各异,出现水华现象(Waterbloom),破坏水生态,影响饮用水源地供水安全。外源污染进入湖泊后很大一部分沉积到底泥当中,这些积累的营养盐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再次释放出来供给藻类生长,形成内源污染。因此,采集沉积物样品研究内源释放机制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机制的研究,需要采集原装无扰动的底泥柱状样品,且希望获得的沉积物柱状样具有较大的面积,避免边壁效应,采样过程中往往需要严格保证样品的层序以及沉积厚度等原始形状,其中需要研究对样品有极高精确要求,采样过程中的微量污染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目前的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外表面铁皮包多,导致其本身体重较重,而且采样面积较小,对沉积物的扰动较大,不能保证样品的层序原始形状,从而会影响研究结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其设置的装载组件采用塑料制成,可减轻本采样装置的本身重量,容置桶的透明度,又可便于研究人员取不同层序沉积物进行研究,使用方便、可靠,并且通过设置的封口组件和震动送绳组件,不再需要另外施加外力使装载组件挖掘封口,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保证样品的层序原始形状,从而有助于研究结果,同时可采取更深度的沉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包括上支撑杆、支架和安装底座,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装载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封口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以及,震动送绳组件,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装载组件包括单向盖和容置桶,所述单向盖设置于所述容置桶上,所述容置桶嵌入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的安装底座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桶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单向盖包括安装杆、铰链和盖板,所述安装杆与盖板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卡合件和连接件,所述卡合件与连接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合件包括侧板和挡板,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进行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下沉积物无扰动采样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板为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0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