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灰度及RGB的面部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0583.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展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国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度 人脸图像 面部识别 预设颜色 人脸 预设 红外光 人脸识别技术 采集 特征相似度 特征值比对 系统安全性 可见光 摄像头 比对分析 彩色图像 成功信息 成像图像 红外图像 面部特征 输出识别 有效识别 相似度 准确率 比对 活体 场景 伪造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灰度及RGB的面部识别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取当前人脸红外图像并采集灰度值;接着灰度值与预设灰度特征值比对并判断灰度相似度是否达到阈值,若达到阈值则获取当前人脸彩色图像并采集RGB值;接着将RGB值与预设颜色值进行比对并判断RGB值是否在预设颜色值的范围内,若在范围内则获取当前人脸图像并判断当前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的特征相似度是否达到阈值,若达到阈值则输出识别成功信息。本发明利用红外光和可见光两种光线的成像图像进行比对分析,有效识别活体排除伪造的面部特征,提升了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且只需要两个摄像头即可实现,节省成本,便于应用于各种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灰度及RGB的面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现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及公共安全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人脸识别精度较高,目前技术中主要采用红外图像识别技术、可见光识别、多摄像头的3D红外技术等来进行图像识别分析,但是现有的人脸面部识别在用于安防、考勤、门禁中时,存在以下问题:
a.使用单一红外图像或彩色图像进行识别,使用显示屏假面、彩色照片的假面或黑白照片的假面均可以轻易被破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b.使用多摄像头的3D红外技术,成本高,体积大,使用场景限制大,不方便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灰度及RGB的面部识别方法,本发明利用红外光和可见光两种光线的成像图像进行比对分析,能有效识别活体排除伪造的面部特征,提升识别准确率,提高系统安全性,且只需要两个摄像头即可实现,节省成本,便于应用于各种场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灰度及RGB的面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人脸红外图像,并采集当前人脸红外图像中的灰度值;
S2.将步骤S1中的灰度值与预设灰度特征值进行比对,并判断灰度相似度是否达到阈值;
S3.若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输出识别失败信息,若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继续步骤S4;
S4.获取当前人脸彩色图像,并采集当前人脸彩色图像中的RGB值;
S5.将步骤S4中的RGB值与预设颜色值进行比对,并判断当前人脸彩色图像的RGB值是否在预设颜色值的范围内;
S6.若步骤S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输出识别失败信息,若步骤S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继续步骤S7;
S7.获取当前人脸图像,并与预设人脸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并判断特征相似度是否达到阈值;
S8.若步骤S7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输出识别失败信息,若步骤S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输出识别成功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1中,采用红外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红外图像;所述的步骤S4中,采用彩色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彩色图像。
作为优选,在红外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红外图像及彩色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彩色图像时,采用红外补光灯进行补光。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灰度值依次来自当前人脸的额头、鼻子、左脸颊、右脸颊、嘴巴及下巴。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2中,预设灰度特征值为立体人脸图像的灰度特征值。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3中,若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当前人脸红外图像为平面图像,识别失败信息为假脸结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国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国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0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