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0439.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3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卢若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布睿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4;F16F9/512;F16F9/54;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反馈 汽车 抑制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盘,所述支撑安装盘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向上设置有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镶嵌设置有抑制减震气缸,支撑安装筒的上端中间位置配合抑制减震气缸通过镶嵌设置的导向筒竖直设置有升降减震柱,升降减震柱的下端伸入抑制减震气缸且配合水平设置有气压活塞筒,且抑制减震气缸的中间位置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导流进气孔,支撑安装筒下方的支撑安装盘上等角度竖直设置有四组限位升降柱,支撑安装盘的右侧水平设置有高压气缸,高压气缸的右端设置有气动反馈减震结构,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紧凑,限位安全,运行稳定,气压限压收集能量,效率高,减震更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节能设备,具体是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减震技术通过减震器来完成对冲击力的吸收减震,并利用阻尼器加速震动能量的衰减,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不同的冲击力仅仅通过单一的减震方式来吸收冲击的能量,且减震的过程不可复制,其功能单一且不能有效地将冲击的能量转化利用;另外现有的减震技术不能将震动的能量给存储下来,从而造成了能量上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克服了当前使用的汽车减震设备,由于单纯的采用弹簧减震,而忽略了减震过程产生的能量,造成能源的浪费等问题,解决了当前使用的汽车减震设备,由于应对大幅度的减震作业时,往往采用主动减震结构,使得额外的能量消耗,但是减震的过程不可复制,且难以控制,减震能耗多等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紧凑,限位安全,运行稳定,气压限压收集能量,效率高,减震更稳定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安装盘,所述支撑安装盘的上端中间位置竖直向上设置有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内部中间位置竖直镶嵌设置有抑制减震气缸,支撑安装筒的上端中间位置配合抑制减震气缸通过镶嵌设置的导向筒竖直设置有升降减震柱,升降减震柱的下端伸入抑制减震气缸且配合水平设置有气压活塞筒,气压活塞筒的外侧包裹设置有滑动橡胶气密套,且抑制减震气缸的中间位置均匀贯穿设置有若干导流进气孔,升降减震柱的上端水平同轴设置有减震安装盘,支撑安装筒下方的支撑安装盘上等角度竖直设置有四组限位升降柱,支撑安装盘配合限位升降柱均镶嵌设置有反馈限位结构,支撑安装盘与减震安装盘之间配合支撑安装筒设置有减震弹簧,支撑安装盘的右侧水平设置有高压气缸,高压气缸的右端设置有气动反馈减震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安装盘和支撑安装盘的左右两端均对称水平设置有固定安装板,且固定安装板上均竖直贯穿设置有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馈限位结构包括支撑安装盘内配合限位升降柱均竖直镶嵌设置的升降气缸,限位升降柱的下端均伸入升降气缸内且水平配合设置有缓流升降活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安装盘的内部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环状均流管,环状均流管外侧等角度设置有四组导管与升降气缸的下端中间位置且连通,升降气缸上端的支撑安装盘配合限位升降柱均竖直贯穿设置有导向升降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抑制减震气缸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向下设置有L型导流管,支撑安装筒的下半段配合L型导流管的上端同心水平镶嵌设置有均流环管,均流环管的外侧等角度向外伸出设置有若干抽气孔,均流环管的左右两端对称竖直伸入抑制减震气缸设置有抽气筒,L型导流管的右端与高压气缸连通,且L型导流管及抽气筒内均镶嵌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动反馈减震结构包括高压气缸右上角水平向右伸出设置的变径导流筒,变径导流筒的左下角通过电机安装筒竖直镶嵌设置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上端通过伸入变径导流筒内的转轴设置有控速转向柱,变径导流筒的右端向下竖直设置有高压导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布睿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布睿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0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电悬架装置的空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管路可变的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