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9511.4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宇;张春明;王永生;王航;毋铭;宋小莉;晏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D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浇筑 导管 堵管通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包括:将通管装置上端与空压机连接,将通管装置插入导管内,当通管装置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本发明利用管状的通管装置放入导管内,导管插入混凝土后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由于开口向上,高压气体向上喷出会将部分堵塞混凝土带出导管,同时高压气体会使浇筑混凝土导管上下形成压强差,将堵塞混凝土导管,另一方面通管装置自身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反推力,冲击破坏堵塞混凝土,继续向下移动,同时可以无需拔出导管,直接清理导管内堵塞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领域,特别是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密集,高度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行业的地基基础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桩基础可以达到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现阶段桩基施工常用类型预制管桩、水下灌注桩等,水下灌注桩技术要领多,质量控制难。浇筑过程中如若出现堵管该桩质量难以保证甚至直接作废,无论从进度、质量。成本各方面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水下混凝土灌桩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骨料太粗或者和易性差,易发生堵管事故。在处理堵管事故时,经常要把导管从混凝土中拔出,由于在导管外的已灌注混凝土表面是泥浆和污水,在拔出导管后由于泥浆和污水与已灌注混凝土表面全接触,在桩孔中会形成一段污染段混凝土。在重新插入导管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何使新灌注的混凝土与未污染段的混凝土有效结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在下放导管时猛插下去,使导管插入混凝土表面,然后在导管中塞入用编织袋包裹混凝土做成的“软球”,并用铁丝吊住,然后在导管中灌注混凝土并剪断铁丝,俗称“剪球”,下落的混凝土会将“软球”压出导管,然后继续灌注混凝土,此方法的缺点是下插导管时导管内存在泥浆和污水,即使用抽水机也无法完全抽干净,而且下插的导管和新灌注的混凝土不能保证深入混凝土表面一定深度从而穿过污染段混凝土。为了避免导管下插时进入泥浆和污水,也有采用在下插前先用“软球”堵住导管口,下插至混凝土表面后在导管灌注混凝土,然后稍提起导管使混凝土将“软球”压出,这种方法虽然能避免泥浆和污水进入导管,但由于“软球”的阻力,更加难以保证导管穿过污染混凝土段。当导管未能穿过污染混凝土段并插入未污染段混凝土一定深度时,新灌注混凝土与已灌注的未污染混凝土不能全面结合,在污染段与未污染段的接触面会有污染混凝土的夹杂缺陷,从而影响灌注桩的质量。
有专利采用计算深度的方式避免插入深度不够,但仍存在实际插入不进去等情况,这些措施均需把导管拔出后方可处理,导管一经拔出,势必存在影响灌注桩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可以无需拔出导管,直接清理导管内堵塞物。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包括:将通管装置上端与空压机连接,该通管装置由管材制成,该通管装置下端具有开口朝上的出气口;根据导管长度计算堵管位置;将通管装置插入导管内,当通管装置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
在本发明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装置固定有用于增加重量的配重。
在本发明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为钢筋,该钢筋与所述通管装置焊接固定。
在本发明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固定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骨料堵塞的网片。
在本发明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覆盖钢护筒开口,以防止混凝土落入桩孔内。
在本发明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装置由外径48mm壁厚2mm的钢管弯曲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9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围堰施工专用钢板桩拆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灌浆涌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