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穿线槽盖便于取料的自动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9345.8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7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丹 |
主分类号: | B21D5/01 | 分类号: | B21D5/01;B21D43/26;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支撑板 下支撑板 下折弯 成型 上压板 下端面 取料 自动折弯装置 左右对称设置 折弯装置 穿线槽 上端面 限位柱 升降 支撑 电线 前后对称 前后滑行 倾斜向上 上支撑板 自外向内 限位板 限位槽 圆柱状 折弯块 滑行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穿线槽盖便于取料的自动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和折弯装置;折弯装置包括升降支撑板;升降支撑板升降设置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中心上成型有上压板;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升降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折弯块;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下折弯支撑块;下折弯支撑块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圆柱状的限位柱;上压板位于下折弯支撑块的正上方并且上压板的下端面中心成型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槽;下支撑板上前后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限位板;下支撑板上自外向内倾斜向上滑行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下折弯引导块。本发明结构简单,定位简便,取料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零部件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穿线槽盖便于取料的自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穿线槽盖一般是长度较小的盖体,其是由平板的两侧向下折弯而成,通过与配套的穿线槽相配合进行固定,现有的折弯方式是采用大型折弯机进行折弯,其折弯速度快,但其是适用于长形平板,当电线穿线槽盖板中还具有的一些切断后的短平板废料想要再次使用时,需要进行折弯,而此类短平板采用大型折弯机。其一次折弯的成材量小,提高了折弯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线穿线槽盖便于取料的自动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和折弯装置;机架包括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位于下支撑板的正上方;下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杆连成一体;折弯装置包括升降支撑板;升降支撑板升降设置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中心上成型有上压板;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升降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折弯块;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下折弯支撑块;下折弯支撑块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圆柱状的限位柱;上压板位于下折弯支撑块的正上方并且上压板的下端面中心成型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槽;下支撑板上前后滑行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限位板;下支撑板上自外向内倾斜向上滑行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下折弯引导块;下折弯引导块在滑行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一对限位板位于下折弯支撑块的前后两侧;一对下折弯引导块位于下折弯支撑块的左右两侧;限位板的上端面高于下折弯支撑块的上端面;当一对下折弯引导块相距最远时,下折弯引导块的上端面与下折弯支撑块的上端面平齐;一对限位板相对远离时,一对下折弯引导块相对靠近;当一对限位板相对靠近时,一对下折弯引导块相对远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穿过上支撑板;升降支撑板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折弯气缸;折弯气缸的活塞杆竖直穿过升降支撑板;折弯块固定在相应侧的折弯气缸的活塞杆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后导向槽;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右导向槽;左右导向槽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前后贯穿设置的矩形的倾斜导向槽;左右两侧的倾斜导向槽自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下折弯引导块滑行设置在左右导向槽内并且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倾斜导向槽配合的倾斜导向块;前侧的倾斜导向块的前端面成型有圆柱状的驱动杆;一对前后导向槽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前后驱动螺纹杆位于一对前后导向槽内的部分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下支撑板前后滑行设置在前后导向槽内并且螺接在前后驱动螺纹杆上;下支撑板的后端面固定有前后驱动电机;前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前后驱动螺纹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前后驱动螺纹杆的前端固定有中心齿轮;下支撑板的前端面上上下滑行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长孔状的驱动导向孔;驱动杆滑行设置在驱动导向孔内;驱动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齿条;有齿条与中心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驱动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平衡条;平衡条与齿条左右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支撑板的前端面成型有竖直方向的上下导向槽;驱动板的后端面成型有与上下导向槽配合的上下导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丹,未经张金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9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