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三嗪类成炭剂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18558.9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苏特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51/40 | 分类号: | C07D251/40;C08K5/3492;C08L2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4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嗪类成炭剂 高纯度 氨水溶液 胺类物质 碱类物质 三聚氯氰 溶剂 耙式干燥器 回流装置 时间合成 冷凝 抽真空 反应釜 收率 生产 配备 | ||
1.一种高纯度三嗪类成炭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三聚氯氰和25%氨水溶液以及胺类物质为原料,水为溶剂,加入碱类物质进行生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带有搅拌和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在温度低于10℃时,把三聚氯氰悬浮分散于纯净水中,缓慢加入25%的氨水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10~20℃,加入完毕,保持温度为35~70℃,反应时间1~6小时;
步骤2)反应结束后,把步骤1)后的溶液压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得到半成品A固含量为20~50%,同时压滤液可循环利用;
步骤3)把步骤2)得到的半成品和纯水加入到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充分分散后,控制温度在15~40℃,加入胺类溶液,加入完毕后控制反应温度在80~100℃,再加入碱类物质,整个过程控制pH在7~10,加入完毕,保持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1~12小时;
步骤4)反应结束后,把步骤3)得到溶液压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同时压滤液可循环利用;所得半成品B投入耙式干燥器中,并控制耙式干燥器真空度保持在0.01~0.1Mpa,温度100~200℃,保持真空脱水条件1~12小时,出料,得到高纯度三嗪类成炭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三聚氯氰与氨水的摩尔比为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半成品A和胺类物质以及碱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1~2: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半成品A和胺类物质以及碱类物质原料总和与水质量比为1:2.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物质选自甲胺、二甲胺、乙胺、二烯丙基胺、二异丙醇胺、苯甲酰胺、二甘醇胺、己内酰胺、乙酰苯胺、邻甲苯胺、一乙醇胺、二乙胺、环已胺、哌嗪、N-甲基哌嗪、N,N-二甲基哌嗪、哌啶、氨基哌啶、苯基哌啶、苄基哌啶、苯二胺、乙二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甲胺、三聚氰胺及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类物质选自氨水、甲胺、二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醇胺、苯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苏特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苏特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85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