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18042.4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飞;陈业宏;王述文;李国强;金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筒体结构 阻尼器 减震 楼梯 框架结构 倒塌 柔性连接 组合体系 脱开 框架梁 楼梯间 抗侧力体系 刚性连接 结构刚度 结构工程 屈服耗能 韧性连接 逃生功能 框架柱 小高层 主结构 多层 梯段 梯梁 消能 应用 保证 | ||
1.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墙体-楼梯组合结构、阻尼器体系;所述阻尼器体系包括墙柱阻尼器(5)和梯段阻尼器(7);所述墙体-楼梯组合结构包括墙体和楼梯(6);
所述墙体的底端与框架结构刚性连接,墙体的顶端与框架结构柔性连接,墙体的两侧端与框架结构柔性连接,且墙体与框架结构间布置有墙柱阻尼器(5);
所述楼梯(6)位于框架结构形成的空腔中,且楼梯(6)与墙体韧性连接,与框架结构脱开;且楼梯(6)的梯段梁与梯段板间布设有梯段阻尼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6)中设置有休息平台板(10);
所述楼梯(6)与墙体组装时,所述休息平台板(10)与墙体采用足以防脱开的韧性连接,并由骨架柱提供竖向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中设置有框架柱(1)和框架梁(2);
所述墙体-楼梯组合体系与框架结构组装时,墙体的底端与框架结构下方的框架梁(2)刚性连接;墙体的顶端与框架结构上方的框架梁(2)之间留有高度为层高1/200-1/100的间隙,并采用柔性材料相连接;墙体的两侧端与框架柱(1)之间留有不小于1/50层高的间隙,并采用柔性材料相连接;楼梯(6)与框架柱(1)、框架梁(2)脱开不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两侧端与框架结构之间各安装一个墙柱阻尼器(5);所述墙柱阻尼器(5)位于墙体顶端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结构、墙体-楼梯组合体系采用预制装配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沿梯段方向墙体(3)、垂直梯段方向墙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80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