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8028.4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伟;周雷鸣;孙静静;赵巧辉;李桂林;付光宇;吴学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料培养基 抗体 杂交瘤细胞培养 制备 葡萄糖 牛血白蛋白 苯丙氨酸 产量稳定 工艺稳定 谷氨酰胺 接种培养 异亮氨酸 原料配比 注射用水 蛋氨酸 赖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稳定流 缬氨酸 流加 配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在1000ml单位容积的注射用水中包含以下组分:葡萄糖10g,谷氨酰胺3g,牛血白蛋白60g,缬氨酸52mg,异亮氨酸54mg,苯丙氨酸35mg,亮氨酸59mg,色氨酸9mg,苏氨酸53mg,蛋氨酸17mg,赖氨酸91mg。本发明原料配比科学,配制方法简单,制备的补料培养基克服了现有补料培养基存在的批间差,达到了稳定流加培养工艺,稳定提高抗体产量的目的。在采用流加式培养方法时,作为补料培养基,接种培养72小时后,经过纯化的抗体产量不低于300mg/L,且工艺稳定,抗体产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瘤细胞培养,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补料培养基,本发明还涉及该补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1975年建立了杂交瘤技术,通过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产生绵羊红细胞的小鼠脾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进行分裂繁殖,且产生的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被称为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目前单抗主要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生物物质的纯化及蛋白结构功能的研究中。治疗性单抗的市场在新药开发中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997年单抗的销售额是50亿美金,此后每年都有大的增长,至2003年已达500亿美金,由此可见单抗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中升起的一颗新星。
2000-2010年,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2%。2011年,单克隆抗体药物继续领跑全球药品市场,全球生物制药产品的市场规模过亿美元,占生物制药产品的25%。有研究数据表明,生物制药产品今后几年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将明显上升。
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广泛采用的大量制备单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体外培养法,二是动物体内生产法。
杂交瘤细胞系并不是严格的贴壁依赖细胞,因此既可以进行单层细胞培养,又可以进行悬浮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单层细胞培养法是各个实验室最常用的手段,即将杂交瘤细胞加入培养瓶中,以含小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杂交瘤细胞浓度1.0×107个/皿,然后收集培养上清,其中单抗含量0.3mg/皿。
由于上述方法制备的单抗量极为有限,无疑不适用于单抗的大规模生产。要想在体外大量制备单抗,就必须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大量高密度培养,单位体积内细胞数量越多,杂交瘤细胞存活时间越长,单抗的浓度就越高,产量就越大。
杂交瘤细胞的悬浮培养法中,如果小规模悬浮培养,则多采用转瓶进行培养,通过搅拌使细胞呈悬浮状态;而大规模悬浮培养,则多采用发酵式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其培养方式可分为纯批式培养和流加式培养。由于纯批式培养细胞活率下降快,导致抗体产量不高,故应用较少。流加式培养,由于可通过流加补料培养基来延长细胞的存活时间,大大提高了抗体产量。但是现有的补料培养基国外厂商的质量好但售价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国内厂家补料培养基配方不稳定,存在批间差,使用后导致抗体分泌量下降,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批间差异小、质量品质一致的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补料培养基,本发明还提供该补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在1000ml单位容积的注射用水中包含以下组分:葡萄糖 10g,谷氨酰胺 3g,牛血白蛋白60g,缬氨酸 52mg,异亮氨酸 54 mg,苯丙氨酸35 mg,亮氨酸59 mg,色氨酸9 mg,苏氨酸53 mg,蛋氨酸17 mg,赖氨酸91 mg。
本发明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补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800ml注射用水在烧杯中加热至30~35℃,将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陆续加入到烧杯中,边加边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8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