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7246.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宏平;李超;张英;蔡诗云;左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宏平;李超;张英;蔡诗云;左丽芬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秧 晒种 稻种 水稻育秧 无菌水 出苗 捞取 播种 浮力作用 浸种催芽 秧苗素质 秧田 苗床土 翻动 成苗 催芽 空壳 晴天 机械化 早稻 漂浮 精选 筛选 水面 制作 种植 劳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精选稻种,选择纯净饱满的种子作为种植稻种,将筛种容器种注入无菌水,将稻种均匀撒在无菌水表面,重力较小的空壳会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取,捞取完毕后筛选剩余种子作为育秧种;b、晒种,将育秧种在晴天晒种1天,晒种期间每个2‑3小时翻动种子一次;c、浸种催芽;d、制作苗床土;e、播种;f、育秧大棚内出苗;g、秧田成苗。有益效果在于:操作简单,筛种效果好,可解决早稻催芽烧种、出苗不齐、秧苗素质不高的问题,同时采取机械化播种操作,降低了人工劳动的成本,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球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 为水稻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4.2-4.5亿亩左右。按照不同的方法,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 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水稻育秧的方法主要有有水育秧、湿润育秧和旱育秧几种方法。水育秧是 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法,对利用水层保温防寒和防除 秧苗杂草有一定作用,且易拔秧,伤苗少,盐碱地秧田淹水,有防盐护苗的作 用,但长期淹水,土壤氧气不足,秧苗易徒长及影响秧根下扎,秧苗素质差, 目前已很少采用。湿润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一种育秧方法,其特 点是在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前,秧田保持土壤湿润通气,以利根系发育,在 扎根立苗后,采取浅水勤灌相结合排水晾田,20世纪50年代以后湿润育秧逐步 代替了传统的水育秧,成为水稻育秧的基本方法。旱育秧是整个育秧过程中只保持土壤湿润的育秧方法,旱育秧通常在旱地进行,秧田采用旱耕旱整,秧田 通气性好,秧苗根系发达,插后不易败苗,成活返青快。
申请号为CN105594531A的中国专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的方法, 为先水后旱的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秧板制作;开排灌水沟;搭防雨棚; 摆盘播种;灌水出苗;排水旱育,出苗~秧苗生长至3.5叶,此期间根据秧苗生 长进程控制水位。
上述专利存在加工工序复杂,操作难度大,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我们 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稻育秧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精选稻种,选择纯净饱满的种子作为种植稻种,将筛种容器种注入无菌 水,将稻种均匀撒在无菌水表面,重力较小的空壳会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 上,将其捞取,捞取完毕后筛选剩余种子作为育秧种;
b、晒种,将育秧种在晴天晒种1天,晒种期间每个2-3小时翻动种子一次;
c、浸种催芽,晒种后用杀菌溶液进行浸种30小时,在不清洗种子的情况 下直接进入温控密室催芽,催芽完毕后将种子移出室外进行摊凉,沥干稻种表 面水分,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准,待90-98%的种子长出0.3-1cm长的芽时,将种 子摊开晾干,得到水稻芽种;
d、制作苗床土,每亩苗床土用量为0.12立方米,将黄土和稻田土晒干破 碎过30目筛作为苗床土基料,苗床土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各组分的组成:稻田土 320份、黄土320份、育秧基质320份、肥料40份;
e、播种,利用提升机将苗床土装至料斗,人工将水稻芽种装至料斗,将提 升机上携带的自动喷水装置连接水源,将育秧硬盘套装育秧软盘后摆盘至流水 线上,机械作业自动进行底土装填、浇水、播种、播后覆土的工序;
f、育秧大棚内出苗,将播好种的硬盘以30个叠起方式放至日光塑料大棚 中进行出苗操作,硬盘四周覆盖塑料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宏平;李超;张英;蔡诗云;左丽芬,未经石宏平;李超;张英;蔡诗云;左丽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7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