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接地的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17210.8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R.E.哈姆纳;J.E.罗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648;H01R13/6581;H01R13/6591;H01R13/6592;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接地 电缆线 电缆 组件 | ||
电缆组件(100)包括组件壳体(104),组件壳体具有内部腔室(470)和提供接近内部腔室的装载通路(126)。组件壳体具有限定装载通路(126)的内部壳体表面(474)。电缆组件(100)包括电缆线束(125),电缆线束具有绝缘电线(244),其通过由屏蔽层(224)和导电屏蔽层(224)限定的电缆通路(242)而离开。电缆线束包括分立套圈(305),其具有由屏蔽层(224)围绕的外套圈表面(478)。内部壳体表面(474)和外套圈表面(478)沿着线束壳体接合缝彼此相接,线束壳体接合缝包括突起(404)和接收突起(404)的凹陷(338)。屏蔽层(224)被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内的突起(404)拉伸,并将电缆线束电接地到组件壳体。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缆组件,其包括用于互连通信系统或装置的电缆线束。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例如路由器、服务器、开关、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不间断电源(UPS)、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超级计算机等,可能是大型复杂的系统,其具有通过不同类型的电缆组件彼此互连的多个部件。例如,电缆背板(或电缆中板)系统包括若干子卡组件,其通过电缆组件彼此互连。这样的系统的子卡组件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电缆组件与远程部件或装置互连。这样的电路组件的示例包括可插拔的输入/输出(I/O)电缆组件。
电缆组件可以包括电缆线束(或多芯电缆)、一个或多个电连接器、以及保持(多个)电连接器并联接到电缆线束的组件壳体。电连接器可以位于组件壳体的内部腔室内,且具有呈现到组件壳体的外部的前端。电缆线束具有通过组件壳体的装载通路接收的多个单独的电缆。当完全构造电缆组件时,内部腔室存在于组件壳体内。单独的电缆延伸穿过内部腔室,并联接到电连接器的对应的触头,所述触头可以例如位于电连接器的后端。
通常期望减少电磁干扰(EMI)泄露,在电磁干扰(EMI)泄露中从内部腔室内产生的EMI逸出到组件壳体的外部。这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组件壳体通常具有彼此连接的若干部件,例如壳体壳部和电缆线束。严格的公差和顺应性的导电材料通常是必需的,以使得允许EMI泄露的接合缝(seam)最小化。然而,更加严格的公差和附加的屏蔽部件可能不是成本有效的,和/或不能提供减少EMI泄露的相同的有效性。
相应地,仍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使电缆线束可以可靠地接地到电缆组件的组件壳体。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包括组件壳体,所述组件壳体具有内部腔室和提供接近所述内部腔室的装载通路。所述组件壳体具有限定所述装载通路的内部壳体表面。所述电缆组件包括具有后端的电连接器,所述后端设置在所述内部腔室内且由所述组件壳体围绕。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前端,其配置为接合外部配合连接器。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具有绝缘电线和导电屏蔽层的电缆线束。所述绝缘电线延伸穿过由所述屏蔽层限定的电缆通路。所述电缆线束还包括分立套圈,其在所述电缆通路的端部处位于所述电缆通路内。所述分立套圈具有外套圈表面,其由所述屏蔽层围绕。所述内部壳体表面和所述外套圈表面沿着线束壳体接合缝彼此相接。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包括突起和接收所述突起的凹陷。所述屏蔽层被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内的突起拉伸,并将所述电缆线束电接地到所述组件壳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组件。
图2是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缆线束的一部分的端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缆线束的截面图。
图4是可以形成图1的电缆组件的部分的套圈部分的单独视图。
图5是图4的套圈部分的平面图。
图6示出了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缆线束的覆盖段。
图7示出了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壳体壳部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7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操控的稳固型卡缘连接器
- 下一篇:绝缘刺穿端子及IDC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