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撇油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6880.8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洋 |
主分类号: | A47G19/04 | 分类号: | A47G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上挡板 活塞 碗体 下挡板 油区 撇油 单向弯曲 多次使用 恢复原状 可塑性 去除 恢复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撇油碗,包括活塞、碗体、上挡板、存汤区、存油区、连接板、下挡板,所述活塞是z字型结构,所述活塞是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活塞与碗体亲密接触,所述碗体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与连接板亲密接触,所述上挡板与碗体接触但是不连接,所述连接板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连接板具有单向可塑性弯曲的特性,所述连接板单向弯曲于存油区,所述下挡板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下挡板与碗体内侧底部亲密接触。本发明通过连接板弯曲和上挡板配合实现去除汤里的油的效果,符合养生的观念,操作简单,只需拿开活塞即可,恢复只需将上挡板恢复原状即可,双侧均可撇油,多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生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撇油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究少油的饮食习惯,但是做出来的汤总是会有一层厚厚的油漂在上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撇油碗,可以解决现有油层难清除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撇油碗,包括活塞、碗体、上挡板、存汤区、存油区、连接板、下挡板,所述活塞是z字型结构,所述活塞是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活塞与碗体亲密接触,所述碗体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与连接板亲密接触,所述上挡板与碗体接触但是不连接,所述连接板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连接板具有单向可塑性弯曲的特性,所述连接板单向弯曲于存油区,所述下挡板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下挡板与碗体内侧底部亲密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撇油碗可以实现将汤里的油去除,符合养生的观念;在使用时只需拿开活塞,上挡板会在连接板单向弯曲力的作用下单向弯曲于存油区,使得汤上部的油层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存油区,恢复也是只需将上挡板恢复原状即可,操作简单方便;z字型活塞稳固耐用;与此同时,存在两侧的存油区,可以实现加汤后一侧存油区满后使用另一侧,实现多次使用;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用作撇油碗还可以当作普通碗具使用,用法较多。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横切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塞正视图;
图中:1-活塞;2-碗体;3-上挡板;4-存油区;5-存汤区;6-连接板;7-下挡板。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撇油碗,包括活塞(1)、碗体(2)、上挡板(3)、存汤区(5)、存油区(4)、连接板(6)、下挡板(7),所述活塞(1)是z字型结构,所述活塞(1)是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活塞(1)与碗体(2)亲密接触,所述碗体(2)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3)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上挡板(3)与连接板(6)亲密接触,所述上挡板(3)与碗体(2)接触但是不连接,所述连接板(6)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连接板(6)具有单向可塑性弯曲的特性,所述连接板(6)单向弯曲于存油区(4),所述下挡板(7)由耐烫材质制成,所述下挡板(7)与碗体(2)内侧底部亲密接触。
本发明工作时,通过将汤放于存汤区(5),静置半分钟,由于密度不同,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会浮在汤的上层,这时存汤区(5)里的汤会出现分层,上层是汤里的油,下层是去除油的汤水,这时拿开活塞(1),连接板(6)单向可塑性弯曲于存油区,这时与连接板(6)亲密接触的上挡板(3)在单向弯曲力的作用下向存油区(4)弯曲并弯曲至紧贴下挡板(7),这时原本位于上层的与上挡板(3)亲密接触的油层和一小部分去除油的汤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存油区(4),实现油层的去除,剩下的去除油的汤水便存放至存汤区(5),实现油汤分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洋,未经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6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枕
- 下一篇:一体成型的环保吸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