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多位置、宽频段的卫星舱板电磁泄漏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5901.4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达;张玉廷;李冉;徐军;曾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位置 宽频 卫星 电磁 泄漏 检测 装置 方法 | ||
一种面向多位置、宽频段的卫星舱板电磁泄漏检测装置及方法,近场电场探头布置在卫星舱板的各个开孔位置,采集各个开孔位置的电磁泄漏的电场,送至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针对卫星的各个射频频段,测试各个开孔位置的电磁泄漏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最大功率值和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总功率值,送至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根据每个射频频段的最大功率值和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总功率值,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下一次的电磁泄漏点检测顺序进行规划,本发明综合考虑在较宽工作频段内存在多个频率的电磁干扰时,规划多个电磁干扰泄漏点的检测顺序,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针对性。同时本发明对于测试幅值以模糊数代替定值,提高了测试方法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多位置、宽频段的卫星舱板电磁泄漏检测装置及方法,针对卫星在多个位置上,在宽频段内存在的电磁干扰泄漏进行检测位置规划方法和装置,属于泄漏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目前卫星上应用的设备越来越多,同时卫星上对于电磁频谱的利用也越来越宽。卫星上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卫星的电磁兼容性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卫星上星内设备和星外设备的复杂性使得为联系两者的电缆和管路等也越来越多,这造成星表开孔和穿舱电缆、管路变多,会降低卫星星体的电磁屏蔽效能。其二是卫星工作频带的变宽,增大了射频设备受卫星上其它设备电磁干扰的几率。
卫星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试验过程中,对于电磁环境复杂的卫星,均要对卫星星体表面的电磁泄漏进行检测,对于存在电磁泄漏的位置点进行进一步的屏蔽处理。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测试人员手持近场探头在卫星表面各个位置进行测试的方法,测试后针对电磁干扰泄漏位置较大的点进行屏蔽处理后,再次进行测试确认。这种测试方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这种方法对测试位置的选择点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测试效率较低,尤其是当测试位置较多时,测试位置的选择缺少必要的依据;第二点是当卫星应用的射频频段较宽,在较宽的频段内存在多个电磁干扰时,如何在多个电磁干扰频率上综合考虑选择电磁泄漏点是尚未考虑的问题;第三点是近场检测方法一般误差较大,受电磁干扰的时变特性和每次测试位置的误差影响,电磁干扰泄漏幅值的变化性和多次测试之间的差别一般较大,以传统的“精确值”的测试数据分析方法会带来较大的测试误差。同时,由于电磁干扰的复杂性,往往某个频率或某个位置的电磁干扰在当前状态幅值较小,但当为降低其它频率点上或其它位置上的电磁干扰而进行整改后,该频率或该位置的电磁干扰强度反而会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面向多位置、宽频段的卫星舱板电磁泄漏检测装置及方法,第一针对存在多个电磁干扰泄漏点的射频工作频段较宽的卫星,对卫星舱板电磁干扰泄漏点检测位置进行规划的方法和测试装置,综合考虑在较宽工作频段内存在多个频率的电磁干扰时,规划多个电磁干扰泄漏点的检测顺序,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针对性。第二综合考虑电磁干扰泄漏的最大值和在检测频段电磁泄漏的总功率值,实现对较宽频段电磁泄漏的综合处理。第三同时本发明对于测试幅值以模糊数代替定值,提高了测试方法的精度。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多位置、宽频段的卫星舱板电磁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计算机,频谱分析仪和近场电场探头;
近场电场探头布置在卫星舱板的各个开孔位置,采集各个开孔位置的电磁泄漏的电场,送至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针对卫星的各个射频频段,测试各个开孔位置的电磁泄漏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最大功率值和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总功率值,送至控制计算机;
控制计算机根据每个射频频段的最大功率值和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总功率值,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下一次的电磁泄漏点检测顺序进行规划。
控制计算机根据每个射频频段的最大功率值和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总功率值,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下一次的电磁泄漏点检测顺序进行规划,具体如下:
步骤一、对每个射频频段的最大功率值和在每个射频频段的总功率值进行数据模糊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经典鬼成像的网络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抽插式更换测试系统的屏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