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V2X网联汽车的车联网信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15886.3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9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宣赤;姜涛;王兴;王政;张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46;H04W4/02;H04W4/024;H04W84/18;H04L29/08;G08G1/16;H04M1/725;H04N5/7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终端 信息系统 车联网 汽车 服务器后台 客户端 手机 专用短程无线通信 车辆安全 无线方式 自组网 通讯 绑定 通信 预警 联网 | ||
1.面向V2X网联汽车的车联网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终端T-BOX、手机APP客户端、服务器后台系统;
一台手机APP客户端绑定一个车载终端T-BOX;车载终端T-BOX通过OBD接口安装在汽车上,每台汽车上的车载终端T-BOX能够与通讯范围内的其他汽车进行自组网并通过V2X短程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讯;车载终端T-BOX通过无线方式与服务器后台系统进行通信;
车载终端T-BOX获取车身状态信息,实时将车身状态信息中的车身定位姿态信息及车速发送至组网范围内的其他汽车;将车身状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后台系统;当前手机APP客户端对四周汽车车载终端T-BOX发送的车身定位姿态信息及车速进行导航预警显示;
当需要远程控车的时候,通过手机APP客户端从服务器后台系统获取相关的车身状态信息,发送相关指令至绑定的车载终端T-BOX,由车载终端T-BOX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载终端T-BOX包括V2X无线通信模块电路、车身姿态采集与分析电路、微处理器、电压转换电路、存储器电路;
微处理器上设置无线通信接口与无线通信接口电路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接口电路与服务器后台系统进行通信;车身姿态采集与分析电路采用UART方式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微处理器上设置OBD数据采集单元,与汽车上的OBD接口进行连接,用于获取车身状态信息;电压转换电路将车载OBD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变换为微处理器、存储器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接口电路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D转换电路,通过该电路获取数字化的车载蓄电池电压主板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目视觉模块,通过双目视觉模块获取视频路况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器电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载终端T-BOX接收到组网范围内其他车辆的信息后,进行碰撞风险预测,根据风险预测结果发出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碰撞风险预测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构建粒子群广义神经网络PSO-GRNN的算法模型,将行车间距、后车速度、相对车速、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作为输入量,风险概率作为输出量,通过训练得到成熟的PSO-GRNN算法模型;
当前车终端T-BOX根据接收的四周车辆的车身定位姿态信息,利用两点间欧式距离公式得到本车前后左右四周车间距离,并与车载摄像头获取的车辆位置信息进行融合,确定最终的输入量行车间距;通过接收的车速及车身定位姿态信息中的其他信息确定其他输入量;
将上述输入量输入成熟的PSO-GRNN算法模型,得到数值范围为0-1之间的风险概率;定义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0~0.2)、中(0.2~0.5]、低(0.5,1];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发出不同的警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器电路模块包括微控制器内部自带Flash、内部Sdram、外部Sdram、外部Nor flash;外部Sdram采用FSMC总线与微控制器进行连接,外部Nor flash通过SPI接口与微控制器进行信息存储和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2X无线通信模块电路采用UBX-P3芯片,基于802.11p专用短程无线通信DSRC进行通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姿态采集与分析电路采用瑞士公司u-blox的高精度定位及三轴传感器集成模块NEO-M8UDR获得车辆的位置姿态和运动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ARM的Cortex-A15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8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2X设备的道路测试方法
- 下一篇:车辆交互通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