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围堤式堆载预压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5229.9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功勋;何长明;李承海;鲁传恒;陈荣彬;赵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2 | 分类号: | E02D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堤式堆载 预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堤式堆载预压法,包括以下步骤:A、围绕预压场地的周边堆载形成堆载体,堆载体的部分主体落在预压场地的周边内侧,堆载体的部分主体落在预压场地的周边外侧,在堆载体的重力作用下,预压场地发生第一次沉降;B、在第一次沉降收敛后,将预压场地周边外侧的部分堆载体移除并填入至空载区,堆载体形成一个整块的填筑块,在空载区内堆载体的重力作用下,预压场地发生第二次沉降,第一次沉降所对应的第一沉降曲线与第二次沉降所对应的第二沉降曲线叠加为总沉降曲线;C、在第二次沉降收敛后,移除填筑块超出设计场平标高的部分。采用本发明使得场地的沉降更加均匀,减少工后使用阶段的不均匀沉降,大大改善了场地的使用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载预压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堤式堆载预压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堆载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中,均是对拟处理区域范围进行满樘逐级堆载。根据监测结果,这种堆载存在两个明显的现象:
1)在处理区域内沉降呈较明显的“锅底”状。如图1,某堆载预压项目实测沉降曲线,即中心位置沉降量最大,向外沉降量逐渐减小,边界位置沉降量最小。当然,堆载预压区外还有一定范围的沉降,总体的沉降曲线形状如图2所示的沉降槽。
2)地表下若干米土层有明显的水平向挤出位移,在深厚软土地区尤其显著。由此将导致如下问题:1、场地不同平面位置的固结度有差异,在后期使用中在同样的荷载水平下工后沉降将不同,从而形成不均匀沉降;2、卸载后,随着周边土体的水平向回缩,场地地表的回弹变形偏大,固结沉降量小于计算值;3、场地土体预压处理后,处理边界外的土体性质仍然很差,相当于场地土体的侧向约束很弱,在场地后期使用中,不利于场地土体承受荷载以及稳定,且会有较大的水平持续挤出效应,沉降更难收敛。
为解决上述问题,简单扩大堆载范围,是容易想到的方法,可以提高拟处理区域外围土体的工程性质,也可以一定程度缓和“锅底”效应与水平挤出效应。但是,一方面,扩大堆载范围意味着堆载填料要较大幅度增加,包括填料购买、运输、处理的费用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范围增大后“锅底”效应的沉降差变化率变化不明显,工后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仍较突出。
其次,还可以考虑模拟曲面法,也就是说,模仿均匀堆载“锅底”曲面形状确定各处的堆载高度,甚至包括拟处理区域外一定范围的堆载。这从理论上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堆载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处理区域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挤出效应。但是,这给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其要用笨重的机械将松散的填土堆成一个坡角连续变化的曲面!事实上,在倾倒堆填过程中,填土一般会根据其成分在坡面上形成不同的自然坡角,因此,要形成与自然坡角有差异的角度,就要对粗放堆填后的填方从顶部进行平整。但是,平整成平面是容易的,用推土设备推过去就行了;而平整成曲面却相当困难,可实施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围堤式堆载预压法,采用该堆载预压法可有效改善“锅底”效应和水平挤出效应,提高了堆载预压的效果,同时该堆载预压法的实施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围堤式堆载预压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围绕预压场地的周边堆载形成截面为梯形的堆载体,所述堆载体的部分主体落在预压场地的周边内侧,所述堆载体的部分主体落在预压场地的周边外侧,堆载体在预压场地的中央位置环绕形成空载区,在堆载体的重力作用下,预压场地在堆载体的正下方发生第一次沉降,第一次沉降收敛且对应形成第一沉降曲线;
B、第一次沉降收敛后,将落在预压场地周边外侧的部分堆载体移除并填入至空载区,堆载体形成一个整块的且截面为梯形的填筑块,所述填筑块的顶部平面的周边位于预压场地周边的正上方,在原空载区内的堆载体重力作用下,预压场地发生第二次沉降,第二次沉降收敛且对应形成第二沉降曲线,第二沉降曲线与第一沉降曲线叠加形成总沉降曲线;
C、第二次沉降收敛后,移除超出设计场平标高部分的填筑块,空出预压场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