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人类蛋白NRF1相互作用的结核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3030.2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廷明;吕翎娜;张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69;C07K1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张立娜 |
地址: | 1011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类 蛋白 nrf1 相互作用 结核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与人类蛋白NRF1相互作用的结核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人类蛋白NRF1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诊断结核病;(A2)制备用于诊断结核病的产品。本发明利用基于MTB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芯片的蛋白‑蛋白互作实验进行筛选和鉴定,获得与人类蛋白NRF1相互作用的结核蛋白Rv2239c、Rv0577、Rv2499c。本发明可用于结核诊断或调节人类蛋白NRF1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人类蛋白NRF1相互作用的结核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可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有限,同时又缺乏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技术,使得难以及时筛选出结核病的潜伏感染病例和早期病例,也难以及时进行结核病鉴别诊断,造成结核病人漏诊、诊断时间延长或误诊,为结核病的各期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结核病诊断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诊断方法特异性低、时间长,急需结核病诊断的快速技术和方法。现有的诊断方法很多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使得大多数结核病人不能获得早期诊断,现有的诊断方法不能满足结核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研制出新型快速、灵敏、特异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和技术。细菌学是诊断结核的金标准,但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极为缓慢其培养鉴定需要约两个月的时间,且阳性率取决于采集标本中细菌的数量,检测的灵敏度低,不利于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而结核蛋白Rv2239c、Rv0577、Rv2499c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固有蛋白,通过检测这些结核蛋白可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因此可以借助此来实现对结核感染或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NRF1即NF-E2相关因子1,它属于CNC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leueine-zipper,bZIP)调节蛋白家族成员。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是体内广泛存在的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家族,其参与调节下游多种抗氧化基因的表达,也是机体最强的抗氧化应激调控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表明NRF1在抗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的研究还发现,NRF1在细胞组织分化发育、炎症及肝脏成瘤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在肝细胞内,NRF1功能的缺失可导致脂肪肝和肝瘤形成;蛋白酶体抑制剂是非常有潜力的抗肿瘤治疗模式,在人类癌细胞中,NRF1的沉默增加了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杀伤作用。当NRF1过表达的时候,能加快蛋白酶体抑制剂引起的蛋白酶体反馈回路,并抑制由蛋白酶体抑制剂引起的癌细胞的凋亡。因此,调节NRF1的活性将会对机体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可能在某些疾病的预防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NRF1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依靠通过能够与NRF1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来实现。因此,能够与NRF1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开发为某些疾病预防或治疗的蛋白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与人类蛋白NRF1相互作用的结核蛋白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人类蛋白NRF1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诊断结核病;
(A2)制备用于诊断结核病的产品。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人类蛋白NRF1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B1)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B2)制备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产品。
其中,(B1)中所述应用既可为非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如纯粹用于科学研究),也可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人类蛋白NRF1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C1)检测结核蛋白Rv2239c、Rv0577和/或Rv2499c;
(C2)制备用于检测结核蛋白Rv2239c、Rv0577和/或Rv2499c的产品。
其中,(C1)中所述应用既可为非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如纯粹用于科学研究),也可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3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