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2009.0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继云;刘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锦润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于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真空蒸馏系统、冷凝制水系统、热能循环系统、产品水箱,真空蒸馏系统分别与冷凝制水系统、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热能循环系统连通,产品水箱分别与冷凝制水系统、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的喷射器将海水反渗透的浓水通过喷射作用,产生的负压抽吸能量为后续设备运转提供了动力;2.采用喷射后的浓水与膜蒸馏箱内浓水进行热量交换,较大程度上回收了热能,降低了加热器的功耗;3.采用的蒸馏膜组件,是一种疏水性膜,对于水蒸气的渗透性好,阻隔了浓水的渗透;4.采用的海水冷却冷凝器内水蒸气方法回收了热能,对海水进行了升温处理,提高了反渗透膜的产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采用海水淡化技术开辟新的淡水水源,增加淡水总供应量,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危机的一种重要途径。现有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包括热法、反渗透膜法,但这些方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小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系统的操作压力一般在5.5MPa~6.5MPa,从膜组件排出的浓海水压力仍高达5.2MPa~6.2MPa,浓海水中具有较大的压力能量,如果回收利用对降低海水淡化装置能耗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反渗透浓水能量回收分为水力透平式和功交互式两种。水力透平式效率较低,一般用于中大型海水淡化装置中。功交换式一般对高压泵及其配套电机性能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很高,目前小型和微型海水淡化装置使用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真空蒸馏系统、冷凝制水系统、热能循环系统、产品水箱,所述真空蒸馏系统分别与所述冷凝制水系统、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所述热能循环系统连通,所述产品水箱分别与所述冷凝制水系统、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制水系统包括冷凝器、淡水箱,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第一进口、冷凝器第二进口,冷凝器第一出口、冷凝器第二出口,所述淡水箱包括淡水箱进口、淡水箱第一出口、淡水箱第二出口,所述冷凝器第一进口、所述冷凝器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连通,所述冷凝器第二进口与所述真空蒸馏系统连通,所述冷凝器第二出口与所述淡水箱进口连通,所述淡水箱第一出口与所述产品水箱连通,所述淡水箱第二出口与所述真空蒸馏系统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增压泵、预处理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增压泵与所述冷凝器、所述预处理器、所述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膜组件、所述产品水箱依次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泵与所述冷凝器第一进口连通,所述预处理器与所述冷凝器第一出口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蒸馏系统包括蒸馏膜组件、膜蒸馏箱,所述蒸馏膜组件安装在所述膜蒸馏箱内,所述蒸馏膜组件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膜蒸馏箱与所述热循环系统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蒸馏系统还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射器第一进口、喷射器第二进口、喷射器出口,所述喷射器第一进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连通,所述喷射器第二进口与所述淡水箱连通,所述喷射器出口与所述热循环系统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器第一进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连通处为浓水管道,所述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能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浓水箱、加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第一进口、换热器第二进口,换热器第一出口、换热器第二出口,所述换热器第一进口与所述浓水箱连通,所述换热器第二进口、所述换热器第一出口、所述加热器分别与所述膜蒸馏箱连通,所述换热器第二出口通过管道将浓水排出,所述浓水箱与所述喷射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处理器包括多介质过滤器、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所述保安过滤器依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锦润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锦润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2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