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建模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11692.6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2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岩;段成德;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N3/02 | 分类号: | G06N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网络 模型 可视化 建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建模方法和装置,通过为深度学习框架中的各个运算方法与各个对象/实例构建映射关系,并为各个对象/实例构建对应的可视化控件,并将输入输出关系映射为可视化有向弧,当接收到对至少一个可视化控件的操作时,根据操作的每一个可视化控件对应的对象/实例以及映射关系,确定节点集合;当接收到对至少一个可视化有向弧的操作时,根据操作的每一个所述可视化有向弧和所述输入输出关系,确定依赖关系集合;当接收到建模请求时,初始化预先构建的源码文件;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和初始化后的源码文件,利用节点集合和依赖关系集合,生成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实现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可视化构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建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学习功能,使其在系统辨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而吸引人的前景。但是,目前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方式主要是,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和深度学习框架支持的编程语言,为业务流程编写程序代码,并按照编写好的程序代码和深度学习框架,转化为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目前这种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只有在后续将神经网络模型转化为决策树之类的可视化图形之后,才能被用户了解。对于不懂程序代码和深度学习框架的用户来说,只能根据决策树之类的可视化图形,查看该神经网络模型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错误,还需要重新检测程序代码等。如果能够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可视化构建,用户将能实时监控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过程,从而保证神经网络模型构建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建模方法和装置,实现了可视化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建模方法,为深度学习框架中的各个运算方法与各个对象/实例构建映射关系,并为各个所述对象/实例构建对应的可视化控件,并将输入输出关系映射为可视化有向弧,还包括:
当接收到对至少一个所述可视化控件的操作时,根据操作的每一个所述可视化控件对应的对象/实例以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节点集合;
当接收到对至少一个所述可视化有向弧的操作时,根据操作的每一个所述可视化有向弧和所述输入输出关系,确定依赖关系集合;
当接收到建模请求时,初始化预先构建的源码文件;
基于所述深度学习框架和初始化后的所述源码文件,利用所述节点集合和所述依赖关系集合,生成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
可选地,
所述对至少一个所述可视化控件的操作,包括:将一个可视化控件移入可识别区域,并为移入的所述可视化控件添加可视化参数;或者,将位于可识别区域中的一个可视化控件移出可识别区域,并删除移出的所述可视化控件对应的可视化参数;
所述对至少一个所述可视化有向弧的操作,包括:在所述可视化区域中,任两个可视化控件之间绘制所述可视化有向弧,或者,删除绘制的可视化有向弧。
可选地,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定义节点集合V,V={vi|vi=(type,params)},其中,vi表征第i个节点;type表征第i个节点对应的运算方法;params表征第i个节点对应的参数;
初始化所述节点集合为
所述确定节点集合,包括:
针对操作的每一个所述可视化控件执行下述N1至N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