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水性复合油墨的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11652.1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汇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033 | 分类号: | C09D11/033;C09D11/03;C09D11/107;C09D11/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包华娟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醇水性复合油墨 附着力促进剂 异丙醇 乙醇 配方 附着力 聚氨酯丙烯酸酯 丙烯酸醋 抗氧化剂 去离子水 分散剂 流平剂 消泡剂 重量份 溶剂 树脂 颜料 环保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水性复合油墨的配方,按照重量份组成为:丙烯酸醋树脂50~8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乙醇15~25份,异丙醇15~25份,颜料10~20份,流平剂0.3~1份,抗氧化剂0.5~1.5份,分散剂3~5份,消泡剂0.5~1.5份,附着力促进剂0.2~0.8份,去离子水10~20份。本发明中的醇水性复合油墨采用乙醇和异丙醇作溶剂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而且通过添加附着力促进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醇水性复合油墨的配方。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包装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凹印油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凹版印刷油墨在塑料包装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如食品、医药、饲料、农产品、日常用品等的包装领域。
传统凹印油墨长期以来依赖于苯溶型氯化聚炳烯树脂,须使用苯和酮作为溶剂,由于大量使用苯和酮作为溶剂,使用这种油墨印刷的软包装行业中食品、医药塑料复合包装所含的油墨溶剂残留量长期存在,按污染物的释放率和释放特性标准检测结果为苯、酮超标,而苯、酮、二甲苯等残留物对人体伤害极大,故造成食品、医药行业长期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醇水性复合油墨的配方,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醇水性复合油墨的配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醇水性复合油墨的配方,按照重量份组成为:丙烯酸醋树脂50~8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乙醇15~25份,异丙醇15~25份,颜料10~20份,流平剂0.3~1份,抗氧化剂0.5~1.5份,分散剂3~5份,消泡剂0.5~1.5份,附着力促进剂0.2~0.8份,去离子水10~20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组成为:丙烯酸醋树脂60~8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4~30份,乙醇18~25份,异丙醇18~25份,颜料13~20份,流平剂0.5~1份,抗氧化剂0.75~1.5份,分散剂3.75~5份,消泡剂0.8~1.5份,附着力促进剂0.4~0.8份,去离子水12~20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组成为:丙烯酸醋树脂70~8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8~30份,乙醇22~25份,异丙醇22~25份,颜料16~20份,流平剂0.8~1份,抗氧化剂1.25~1.5份,分散剂4.5~5份,消泡剂1.1~1.5份,附着力促进剂0.6~0.8份,去离子水16~20份。
优选的,所述颜料采用黄色颜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绿色颜料、黑色颜料、白色颜料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采用SR3088。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采用BYK-191。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采用磷酸丁酯。
优选的,所述附着力促进剂采用酸改性氯化聚烯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醇水性复合油墨采用乙醇和异丙醇作溶剂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而且通过添加附着力促进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汇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汇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墨
- 下一篇:一种紫外线固化阻焊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