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0983.3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8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强;姚杰;刘逸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叠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光盘 更新 物理地址 混合存储系统 对应文件 数据读写 文件地址 文件逻辑 文件映射 映射 记录 编制文件 地址对应 更新操作 逻辑地址 文件光盘 文件迁移 硬盘物理 读写 刻录 存储 保存 全局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包括一组不可原地更新的光盘和可原地更新的硬盘,硬盘与光盘全局统一编制文件逻辑地址;硬盘中存储有文件映射表,文件映射表中包含至少一条文件地址映射记录,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包括文件编号,文件名,文件逻辑地址,与文件逻辑地址对应的文件物理地址,文件物理地址包括文件硬盘物理地址和文件光盘物理地址,对应文件的读次数,对应文件的写次数以及最近N次更新操作记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频繁更新的文件或者文件的少量更新尽量保存在硬盘上,而把不更新或较少更新的文件迁移刻录到光盘上,从而减少光盘不必要的写次数、提高整体读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数据归档存储介质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磁盘以磁盘阵列的形式进行组织,实时访问性强、并发性好、可靠性高,但是对于温、冷数据量大且多读少写的特性,将磁盘阵列用于海量数据备份具有很高的成本。此外,在数据安全方面,由于磁盘使用的是磁存储方式,磁盘中扇区因时间推移慢慢出错,并且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数据保存年限只有约5-7年,因此需在磁盘寿命年限内将数据转移,无疑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和成本;同时根据磁存储特性,在数据进行修改时,若没有专门的数据备份,源数据将不存在。磁带库以大量磁带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组织和管理,虽然廉价,但是容易被电磁干扰,只能顺序访问,随机性能差;同时对外界环境要求苛刻,潮湿环境容易粘连,数据容易丢失,所以性能差、维护繁琐。光盘库是以几百张甚至几千张光盘为基础,通过智能自动化的组织与控制进行数据归档,由于光盘存储通过在物理盘面上刻录沟槽实现信息记录,然后利用光读取盘面上的沟槽信息来读取数据,所以克服了磁盘和磁带受电磁的影响;同时,光盘的寿命长达50年之久,对外部环境要求不高,维护简单;由于光盘只能一次性写入,所以存储的数据不会遭受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的破坏而出现恶意篡改或丢失的情况,安全性非常高;并且,目前市场上单张蓝光光盘容量高达300GB以上,存储密度极高而成本低。虽然光盘的写性能差且写次数少,但是这恰巧符合冷数据多读少写的特性。所以基于光盘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等特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用了光盘库作为存储介质。
为了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充分发挥硬盘和光盘的各自特点,目前提出使用硬盘和光盘构成混合存储系统,导入或者更新数据首先放置到硬盘中,之后迁移到光盘中。但是光盘具有一次写多次读的特点,如果一个文件频繁更新,则需要在光盘上刻录多个版本,一方面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造成光盘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频繁更新的文件或者文件数据尽量保存在硬盘上,而把不更新或者较少更新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上,从而减少光盘的写开销、提高整体读写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硬盘和光盘混合存储系统的数据读写方法,包括一组不可原地更新的光盘和可原地更新的硬盘,硬盘与光盘全局统一编制文件逻辑地址;硬盘中存储有文件映射表,文件映射表中包含至少一条文件地址映射记录,文件地址映射记录包括文件编号,文件名,文件逻辑地址,与文件逻辑地址对应的文件物理地址,文件物理地址包括文件硬盘物理地址和文件光盘物理地址,对应文件的读次数,对应文件的写次数以及最近N次更新操作记录;
接收读文件操作请求时,解析读文件操作请求的文件逻辑地址,通过文件映射表确定读操作请求对应文件的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文件物理地址,根据文件物理地址,在相应存储的硬盘或光盘中的相应位置读取该文件数据,并且读次数增加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叠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叠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0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