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踏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0270.7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明;王保东;谢颖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T7/06;B60R11/00;G01B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臂 角度传感器 滑槽 摇杆 电子踏板 壳体组件 踏板 滑块 转动 摇杆滑块 输入轴 滑动连接 机构驱动 机构原理 角度信号 结构原理 驱动滑块 输出信号 踏板信号 踏板转动 外凸起 异动 置入 放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踏板结构。踏板的一端置入在壳体组件中并可绕着壳体组件转动,角度传感器固定在壳体组件上;踏板通过一个摇杆滑块机构驱动角度传感器的输入轴,摇杆滑块机构包括一个摇杆和传动臂,传动臂固定在角度传感器的输入轴,传动臂上设有一个向外凸起的滑块,摇杆固定在踏板上,摇杆上设有一个滑槽,滑块插入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踏板转动时,摇杆跟随转动并且通过滑槽、滑块带动传动臂转动。本发明电子踏板结构通过滑槽驱动滑块,从而带动角度传感器产生角度信号,在相同的机构原理下,可放大传动臂的旋转角度,让旋转角度输出信号斜率小一些,解决了在此种结构原理下的踏板信号的异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踏板,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所有汽车中基本都会使用踏板,譬如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等等。老式的汽车中,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都是纯机械连接传动的结构。但是随着技术进步,汽车踏板逐渐采用了电子传感器来检测踏板角度,传送至行车电脑进行相应控制。一般的汽车踏板会在踏板的内端设置一个销轴,销轴在传感器里面的一个滑槽滑动,从而传感器得到角度数据。这种结构由于踏板内部空间的关系只能将传感器滑槽放置于踏板的近端,造成传感器旋转的角度太小,输出信号斜率大,对周围环境变化过于敏感,踏板信号容易出现异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子踏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子踏板结构包括壳体组件、踏板以及角度传感器,踏板的一端置入在壳体组件中并可绕着壳体组件转动,角度传感器固定在壳体组件上;踏板通过一个摇杆滑块机构驱动角度传感器的输入轴,摇杆滑块机构包括一个摇杆和传动臂,传动臂固定在角度传感器的输入轴,传动臂上设有一个向外凸起的滑块,摇杆固定在踏板上,摇杆上设有一个滑槽,滑块插入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踏板转动时,摇杆跟随转动并且通过滑槽、滑块带动传动臂转动。
本发明电子踏板结构通过滑槽驱动滑块,从而带动角度传感器产生角度信号,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零部件的空间位置,将滑块放置于踏板远端,这样在相同的机构原理下,可放大传动臂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的放大有助于解决踏板信号的变化的灵敏度问题,也就是在相同的踏板行程角度下,让旋转角度大一些可以让旋转角度输出信号斜率小一些,这样当外界环境对产品存在干扰(如热胀冷缩)等状况,传动臂会存在轻微变化,但是踏板的输出信号的变化会在公差范围内,解决了在此种结构原理下的踏板信号的异动问题,改善了产品的鲁棒性。
在其中一个方面,壳体组件内设置有一个用于为踏板提供回复力的压簧,压簧的一端抵顶于踏板上,另一端抵顶于壳体组件内。
在其中一个方面,滑槽为直槽,具体地,滑槽为两端为半圆的长条形槽。而在踏板的初始位置时,传动臂旋转中心与滑块中心连线作为参考线,滑槽的长度方向的轴线与参考线共线。垂直于踏板的转动平面并穿过踏板转轴的平面为参考面,参考线与参考面的夹角为大于40度-50度之间的锐角。这样的结构可让滑槽推动传动臂上的滑块,传递更加线性、直接且有效。
在其中一个方面,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底座,底座嵌入固定在外壳内。踏板外侧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圆弧形的凸条,两个凸条的圆心连线为踏板的转轴。底座上设有两个半圆拱形板,凸条与半圆拱形板一一对应,凸条夹在外壳以及半圆拱形板的顶面之间。此外,凸条的外表面套设一个可产生力滞的耐磨套。
在其中一个方面,角度传感器上通过两个卡勾卡紧固定在壳体组件上。角度传感器包括本体以及一个前盖,两个卡勾均固定设在前盖上,卡勾穿过本体后卡紧固定在壳体组件上。壳体组件上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传感器安装定位的定位板,角度传感器上设置有与定位板对应的定位孔。原先对角度传感器的装配采用螺钉连接,过程中需要控制螺钉的扭矩,装配时间较长,本发明采用卡扣式,可实现自动化生产装配,过程控制点少,安装简便迅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0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动力驱动系统拨叉轴的运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误踩油门的中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