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09486.1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九苏;戴聆春;王潇潇;沈增晖;张毅;杨帆;刘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长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九合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3/09 | 分类号: | C08J3/09;C08L9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李英杰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沥青 常温 流动性 反应 溶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和方法。其中,反应型溶剂包含5‑15重量份不饱和脂肪酸、1‑5重量份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0.1‑2重量份苯酚多聚物。本发明的溶剂和方法可实现沥青的常温流动性,同时由所得沥青得到的混合料的初始强度和强度发展速度快,特别适用于作为常温快速路面修复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修复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和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方法及所得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路面坑槽病害的处置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热拌沥青材料和常温沥青材料维修技术两种,采用热拌沥青材料进行路面坑槽病害处置时,热拌沥青混合料与新建道路材料一致,将病害处置之后,进行填筑压实,能达到较好的维修修补效果;常用常温沥青材料进行维修时,最大的特点是施工方便、速度快,从而对交通影响小。
然而,使用两种沥青材料维修路面坑槽的方法都具有各自显著的缺点。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不仅其性能接近于新建路面,而且其施工复杂性也与之相当(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要求高,需要拌合站、加热、保温等,修补对沥青混合料的需求极少),因而存在施工复杂、成本高、对环境污染大、对交通扰动大等问题;而使用常温沥青材料对路面病害进行修补,不论是溶剂型常温沥青材料和乳化型常温沥青材料,都存在初始强度低,强度发展慢与旧路面粘结不牢固等问题,致使其维修处置效果差、病害反复等问题。
CN 107903642 A公开了一种常温密封液态沥青的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常温状态下沥青的流动性问题,除其铺筑后仍需1-1.5小时的风干时间之外,且初始强度较低,只能适当限速开放交通,全面开放交通则需要更长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至少部分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该反应型溶剂可使沥青保持优异的粘结力,将其与集料混合制备的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具体地,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用于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其包含5-15重量份不饱和脂肪酸、1-5重量份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0.1-2重量份苯酚多聚物。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优选地,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自肉豆蔻油酸、棕榈油酸、反式油酸、蓖麻油酸、油酸、亚油酸和芥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优选地,所述苯酚多聚物为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多聚物。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反应型溶剂,优选地,所述不饱和脂肪酸、所述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所述苯酚多聚物的重量比为10:2-3:0.5-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方法,其包括将反应型溶剂加入到沥青的步骤,其中所述反应型溶剂为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型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方法,优选地,其包括将40-60重量份沥青加热至100-200℃后加入20-30重量份反应型溶剂,在5-10转/分钟的第一搅拌速度下搅拌5-10min,然后在50-100转/分钟的第二搅拌速度下继续搅拌1-10min,得到混合液。
根据本发明的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方法,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向所述混合液中加入10-20重量份水性环氧树脂,并分散得到悬浮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现沥青常温流动性的方法,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向所述悬浮物中加入10-20重量份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并搅拌得到常温下具有流动性的沥青。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具有常温流动性的沥青。优选地,所述沥青的60℃布氏粘度在3.0Pa·s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长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九合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长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九合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9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