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9008.0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林春景;林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正交 涡流 检测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采用在正交涡流检测线圈正交点处固定磁体的方法,并将线圈骨架外套上非导电导磁或弱导电导磁材料的保护壳,使正交涡流检测线圈连同骨架可以在保护壳内的一定范围内自由滑动,利用磁体与被检铁磁性工件检测面相互吸引的特点,保证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最佳检测灵敏区始终处于被检测面的法线方向,以此保证检测最佳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正交绕制的涡流检测传感器,因其对提离效应不敏感,故广泛应用于金属焊缝等表面不光滑的材料裂纹缺陷的检测。然而,当检测对象为弧面时,其效果就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为,传感器的最佳检测灵敏区,即正交绕制的涡流检测线圈的正交交叉点,不在检测面的法线方向,导致其检测灵敏度大幅降低,提离效应变得敏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针对大量存在于工业领域的铁磁性材料提供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即采用在正交涡流检测线圈正交点处固定磁体的方法,利用磁体与被检铁磁性工件检测面相互吸引的特点,保证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最佳检测灵敏区始终处于被检测面的法线方向,以此保证检测最佳灵敏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包括球形骨架、磁体、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缠绕固定在球形骨架上;所述磁体嵌入固定在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正交点处的球形骨架内;所述保护壳为非导电导磁或弱导电导磁材料,所述保护壳底部为半球壳型,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球形骨架、磁体的组合体放置在保护壳内底部半球壳内,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球形骨架、磁体的组合体能够在半球壳内自由滑动。
采用本发明的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检测铁磁性工件时,当扫查到检测面为弧面的被检区域时,由于磁体与被检铁磁性工件检测面相互吸引的作用,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的线圈正交点将始终处于被检测面的法线方向,如此即可使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始终保持最佳检测灵敏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采用在正交涡流检测线圈正交点处固定磁体的方法,并将线圈骨架外套上非导电导磁或弱导电导磁材料的保护壳,使正交涡流检测线圈连同骨架可以在保护壳内的一定范围内自由滑动,利用磁体与被检铁磁性工件检测面相互吸引的特点,保证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最佳检测灵敏区始终处于被检测面的法线方向,以此保证检测最佳灵敏度。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常规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常规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平面和弧面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弧面时的示意图。
图中,1.球形骨架,2.磁体,L1、L2.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3.保护壳,4.被检工件检测面,A.正交点,F.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常规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常规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弧面时的示意图,可见常规正交涡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弧面时传感器的最佳检测灵敏区,即正交缠绕涡流检测线圈L1、L2的正交点A,无法保持在检测面4的法线F方向,导致其检测灵敏度大幅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9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表面裂纹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频涡流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