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笼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8890.7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司孙义;张亚挺;刘金伟;戴欣竹;耿春风;管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结构,包括沿一轴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环状钢筋,若干环状钢筋的内侧通过若干直线钢筋连接,直线钢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线的长度方向;钢筋笼结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增重钢板进行固定,增重钢板垂直于所述轴线设置。本发明中,通过增重钢板的设置,可在混凝土下落的过程中会通过增重钢板的设置而对整个钢筋笼提供向下的压力,从而克服因钢筋笼与护筒或导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对钢筋笼引起的冲击力而造成的上浮,从而有效防止钢筋笼上浮导致成桩失败。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钢筋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桩基施工广泛应用于我国房建、交通、铁路、城市轨道和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在围护结构桩基施工工艺主要为:开孔-提钻、埋设护筒-下入钻斗、旋挖钻进-钻至设计标高、提钻-下钢筋笼、导管-灌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拔导管时摩擦力带动钢筋笼运动,或者拔护筒时摩擦力带动钢筋笼运动的三种情况下,均容易造成钢筋笼上浮,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并且给施工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钢筋笼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附属结构的增加来有效防止钢筋笼上浮导致的成桩失败,使桩基施工过程中提高成桩率,从而有效缩短工程工期,避免因钢筋笼上浮导致的经济损失。
第一方面,一种钢筋笼结构,包括沿一轴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环状钢筋,若干所述环状钢筋的内侧通过若干直线钢筋连接,所述直线钢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线的长度方向;
钢筋笼结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增重钢板进行固定,所述增重钢板垂直于所述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增重钢板垂直于所述轴线的表面面积与所述环状钢筋所围成的面积比为0.5:1~0.9:1。
进一步地,所述增重钢板垂直于所述轴线的表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增重钢板通过以下方式固定: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环状钢筋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固定钢筋,所述增重钢板焊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钢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增重钢板相对于所述固定钢筋的另一侧焊接有至少一第二固定钢筋,且所述第二固定钢筋端部与所述直线钢筋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增重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混凝土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流道设置有若干个,且沿环状轨迹分布于所述增重钢板上,所述环状轨迹至少设置有直径不同的两道,且位于内侧环状轨迹上的所述混凝土流道的流通截面积小于位于外侧的环状轨迹上的所述混凝土流道的流通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流道内壁呈螺旋结构。
一种如上所述的钢筋笼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尺寸要求,将所述环状钢筋和直线钢筋进行焊接,形成所述钢筋笼结构的主体结构;然后将所述第一固定钢筋焊接于所述环状钢筋上,最后将所述增重钢板焊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钢筋上;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钢筋通过以下装置对所述增重钢板进行固定,从而完成所述第一固定钢筋和增重钢板的焊接定位:所述装置包括磁性固定座,所述磁性固定座上设置有贯通凹槽,所述贯通凹槽对所述第一固定钢筋进行包覆,且其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固定钢筋的直径;所述装置还包括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贯通所述磁性固定座外壁与所述贯通凹槽内壁,且与所述磁性固定座上的螺纹孔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固定钢筋进行挤压固定;
所述磁性固定座上位于所述贯通凹槽开口端的设置有贴合平面,所述贴合平面用于通过磁性对所述增重钢板的进行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8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