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炉渣热装热送的渣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8875.2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秦正军;夏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10 | 分类号: | C21B3/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韦超峰;吴雪健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炉渣 热装热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渣热装热送的渣罐,涉及高炉炉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渣罐罐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渣罐罐体包括内罐层和外罐层,内罐层和外罐层之间的设置有空腔层,内罐层为铸铁层;进水管道贯穿设置于外罐层上,进水管道与空腔层相连通,出水管道贯穿设置于外罐层上,出水管道与空腔层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进水管道向空腔层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可以对装入的高温熔渣进行快速冷却冷使其在内罐层内壁上形成渣壳,防止熔渣与渣罐罐体发生粘结;空腔层通过出水管道排出水后,空腔层可以对渣罐罐体内的熔渣进行保温,避免内罐层内壁形成过厚的渣壳,让高炉渣得到更好的资源化生产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炉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高炉渣热装热送的渣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建筑保温、舒适度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泡沫塑料(聚苯乙烯、聚氨酯、酚醛树脂等)和矿物纤维(矿渣棉、岩棉、硅酸铝纤维棉等)两大类,而无机矿物纤维型的保温隔热材料因其具有突出的节能、耐火以及隔音效果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冶炼生铁过程中排出的高炉渣也越来越多。冶炼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焦点,也成为推进循环经济的中心内容之一。
高炉是钢铁联合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其生产的生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95%以上。高炉渣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副产物,排出温度在1400℃以上。一般情况下,1t高炉熔渣含有显热1675MJ,约相当于57kg标准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目前高炉渣大多采用水淬法处理,需消耗大量的水,且高炉渣的高温显热白白排放难以回收,而水淬时又产生H2S、SO2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高炉渣干法处理工艺的开发成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研究的热点。
矿棉是一种由硅酸盐熔融物制得的蓬松状短细纤维,具有质轻、导热系数小、不燃烧、防蛀、价廉、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吸声性能好等特点。可用于建筑物的填充绝热、吸声、隔声、制氧机和冷库保冷及各种热力设备填充隔热等。按所用的原料可分为岩棉和矿渣棉两大类。岩棉是以天然岩石如玄武岩、辉长岩、白云石、铁矿石、铝矾土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化、纤维化而制成的无机质纤维。该方法需要大量开采天然岩石,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占用土地等环境问题。而且,天然岩石要经过高温熔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矿渣棉是以工业废料矿渣如高炉渣、磷矿渣、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化、采用高速离心法或喷吹法等工艺制成的棉丝状无机纤维,尤其是利用高炉渣制矿渣棉,该工艺过程不需要水,且高温熔渣直接制棉时可回收显热80%以上,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干法处理工艺。
但是在利用高炉渣生产矿渣棉的过程中,当高炉生产车间和矿渣棉生产车间之间的距离较远时,需要将高炉渣通过渣罐装运的方式运输至矿渣棉生产车间。目前高炉渣渣罐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耐火材质(粘土砖、高铝砖、镁质)内衬加钢外壳材质的双层结构,另一种为铸铁、普碳钢材质的单层结构。双层结构的高炉渣渣罐导热性较差,其的渣罐内衬与高温熔渣之间不易形成渣壳,且耐火材料(粘土砖、高铝砖、镁质)与高温熔渣之间的粘结能力较强,导致高温熔渣容易粘结在渣罐内壁上,不方便后续高温熔渣的倒出,而且使得后续渣罐的清洁处理过程变得繁琐,降低高炉渣的利用率;单层结构的高炉渣渣罐导热性较好,铸铁、普碳钢与高温熔渣之间易形成渣壳,且铸铁、普碳钢与高温熔渣之间的粘结能力较弱,从而渣罐内壁不易粘结高温熔渣,方便高温熔渣的倒出,但是如果运输过程时间较长,渣罐内壁以及高温熔渣的上表面会形成过厚的渣壳,降低高炉渣的利用率,并且过厚渣壳难以破碎,进而影响生产节奏。所以现亟需一种内壁和高温熔渣之间不易粘结且不易形成过厚渣壳的高炉渣渣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8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